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九章 流放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br>     “冤仇可解?”

    此言一出,滔天血气霎时消失,仿佛一场幻梦,只留坦然露出真容的铜虎。他虽身型雄壮,但长相却是阔面重颐、长眉细目,堪称白净后生,此刻浑身不见一点儿血污,连衣衫也与先前不同,看来完事后,从容沐浴更衣过。

    他也笑着回应:“痛快极了!”

    “可曾伤及无辜?”

    “鸡犬也没杀一只。”

    “仇敌呢?”

    “十一人细细连肉带骨都嚼吃尽了。”

    “那便好。”

    李长安点点头,却忽而肃容。

    “左右,还不快快把案犯铜虎拿下!”

    周遭听了都是一惊,好一阵,才有鬼卒硬着头皮上前,道了声“得罪”,铜虎微笑以对,没有反抗,任由铁索缚住双手。

    李长安按剑回望。

    “张家灭门一案,三日之后,城隍府会给钱塘一个交代。”

    …………

    翌日。

    流言蜚语传遍钱塘。

    妇人在井边闲话。

    说,武判本是飞来山野鬼,骨子里的贼匪习气,入城后看得花花世界,自觉鄙陋,便要强行与张府联姻。张家是一等一的名流,自然不肯屈从,反而将其嘲讽了一顿,武判大怒之下,便趁夜将张府灭门。西城隍偏私爱将,不但不制止,反而出面拦住了前来救援的兵将。

    酒客在宴上私语。

    言,西城隍在东城隍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香火日稀,那黄大使便建言用钱收买城内外贫贱流民,奈何府库囧困,探听得张家家资巨万,阴遣武判灭门劫财,却不料被神兵神将撞个正着。

    工人在休憩时瞎侃。

    道,李城隍昔日为解冤仇时,邀请诸方共讨鬼王,张府一贯清贵不沾是非,便婉言谢绝,李城隍由是记恨,而在东西两城隍相争后,张家因与十三家交好,便公然为锦衣城隍鼓吹,李城隍更为恼火,新仇旧恨之下,又晓得武判与张相公前世有所仇怨,便故意放铜虎上门寻仇。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每种说法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麻衣城隍纵容武判铜虎灭了张家满门!

    “真真该死!定是十三家故意散播的谣言。一个个和尚道士平日道貌岸然,做起事来竟这般龌龊!”

    刘府书房,黄尾急得满屋打转。

    “铜虎太冲动了,此事一经传出,活人担心,死人受怕,咱们本就处在劣势,若放任流言发酵,恐怕再无翻身余地,得快快张榜澄清。”

    刚说完,又立马焦躁跺脚。

    “不,不行,不能张榜!越是澄清,百姓信得越深。应该让铜虎躲回飞来山,暂时不要露面,钱塘新鲜多,风头快,时间一久,百姓也就忘了。对,最好再找个花魁倡优整一出风流戏,转移注意,如此百姓忘得更快。”

    一旁。

    “事涉人心天理,岂能敷衍了事,需得公审以示公正。”

    “对,对!是我糊涂了!”黄尾猛拍额头,“这事儿是十三家挑起的,百姓肯忘,他们却不会忘,定会反复提及。不若拿到府衙上先说分明,是黑是白,不就在官字两张嘴?给张家炮制个罪名,就说私通窟窿城,武判哪里是寻仇,分明是去扫除恶鬼余孽。”

    “是非曲直,该当照实而断,否则,律法何用?”

    “没错,没错!我又想差了。”黄尾使劲儿拍掌,“张家名望太重,胡乱栽赃,哪个肯信?就该依律公审,放大罪,抓小错,轻实刑,重虚罚,任谁听了也寻不出咱们的过错。”

    旁边没了声响。

    “妙!妙!妙!”黄尾却连连夸赞,“不愧是华老,果真良官能吏,处事就是周全。”

    他兴奋回头,对上了华翁铁青的脸。

    ……

    三日之期很快到来。

    又是一声钟响。

    信徒们自迷蒙中清醒,重回了公审大会现场,四下看,见天上祥云缭绕里隐见道道身-->>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