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三十八章 顶级水瓢,请客吃饭(5k)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不知能不能收上来两缕气?”

    梁渠大胆猜想。

    老和尚加老乌龟,让他如今对气的了解不少。

    一缕天地自然生成的长气无人收集,不意味着完全溃散,消散天地之间。

    相反,长气无人收集,自行溃散,近几十年内有六成概率会于同一地点再现!

    有概率重现,是否证明催生出长气,或组合出长气的物质一直留存原地?

    唯有取走后,基础量锐减,再次出现方变得遥遥无期?

    可基础物质,真的刚好只能够催生一缕长气?

    网最新地址

    靠某种材质的容器收纳,真能完全收集,没有半分损耗?

    梁渠清楚记得,老和尚曾说天地万物,山川水泽皆有气。

    然其气乃渣木,淤泥,无法建房,唯有特殊节点方能找到良木,坚石!

    体会之中,整片天地好似一个高低不平的大池,里面蓄满一层质量较差的“水”。

    有的凹地“水”深,有的凸地“水”浅,有的地方干脆太高,没有“水”,形成阻断,互不干扰。

    偶然间“水”深之处,刮上一阵原因未知的大风,骤起浪涛,碰撞反应出的那朵白色浪头,就是高质量的长气!

    整个变化期间,凹地“水”的份量多寡充满巧合。

    可能会遇上降雨,变得更多,也可能会遇上连日晴天,变得更少,处于无法预知的叠加状态。

    风的形成则相对简单。

    故一次不成,即使晴天少“水”,也往往能在“水”量少到一定程度前,再掀浪花。

    人取长气,如手握水瓢,抓住机会,舀了一个浪头出来。

    挖走后,凹地内“水”量锐减,哪怕风来亦无法变化成“大浪”。

    同一个洼地,再现浪头,非要水量与风速两个条件重新匹配吻合不可。

    但水量多少无法预估,自然遥遥无期。

    而整个“取浪”过程,人需要在起浪的片刻内完成,损耗按理会非常大,有的与水瓢碰撞,没盛出来,或干脆没盛到,有的盛出来,又顺着水瓢往下滴落。

    对别人来说,取一勺出来已经手忙脚乱,殊为不易,无法更进一步,只能如此。

    但梁渠有泽鼎!

    瞧泽鼎造型,方方正正,一点不漏,顶级水瓢!

    全机械自动化处理。

    快,准,狠。

    去年的赤气,放到今年一点没变。

    “走一步看一步吧,溅起的‘浪’,不一定够两瓢用的……”

    梁渠拔出青狼,往岩壁上切豆腐般切割下一块平整岩板,又从兜里掏出一小块细长滑石,往平整石板上绘制大致的山谷地形图与走势图。

    画到一半。

    头顶数条白鲟甩动长尾,拉上大批飞梭跨越山谷,留下快速消散的白汽。

    梁渠上游浮到谷口位置,远远望见年轻龙人从飞梭上跳出,下饺子一样落入幽深山谷,与先锋部队汇合。

    “白鲟?水里的马么?”

    白鲟和有龙筋的鲟鱼妖皆带个鲟字,但两者长相完全不同。

    白鲟颇似剑鱼和旗鱼,头顶狭长尖刺,一看就属于速度高手。

    同为大精怪,先前那一手,比肥鲶鱼它们速度要快得多,连圆头都要差上少许。

    年轻龙人下落完毕。

    两男一女三个领头人游出裂缝,主动走向一银发老者,口唇嗡动。

    梁渠听不大清。

    头发花白,实力不明,三个大武师的上级,靠太近,有让发现的风险。

    四人一番交流,银发老者坐回飞梭,梁渠赶紧下沉,附着上岩壁,收敛气息。

    待白鲟跨跃山谷,梁渠重探出头,目视远去的白鲟思索。

    “龙平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