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零三章 祭天坛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三人乘油壁船来到小瀛洲旁时,天已经漆黑如墨。

    只见码头上,十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工人们将一口口木箱抬出宫院,装到船上。

    他们显然也知道这玩意儿的威力,不光将火把换成了灯笼,动作也极其小心,轻拿轻放,唯恐发生碰撞。

    整个码头上忙忙碌碌却无声无息,看上去十分诡异。

    三人耐着性子等着装船完毕,便看到那艘大船启动阵法,凭空消失在眼前。

    漆黑的水面上,却起了一道白色的尾迹……

    陈霸先这才命自己的‘骨血’,远远跟在后头。

    任元跟陈灵之一直保持着心灵交流,随时禀报双方目前的方位。

    勾陈司的大部队,早已集结完毕,只待陈帅一声令下。

    ~~

    那艘‘隐形船’出了玄武湖,又沿着秦淮河穿城而过,最后停在朱雀航。

    朱雀航是秦淮河上二十四座浮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长九十步、宽六丈,因正对朱雀门而得名。采用‘杜预河桥法’建造,即以若干船只连接成浮桥。

    并非大梁造不出石桥,也不是因为浮桥更有性价比。

    这是纯属出于军事考量。遇紧急情况可以迅速撤除浮桥,阻断敌军进攻。比如东晋王敦之乱中,温峤便曾焚此桥御敌。

    所以之后历朝历代,一直保持着同样的浮桥,哪怕它低下的通行效率,严重的阻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毕竟,乱世生存才是第一的,其他都要往后排。当然,是皇家士族的生存,不是草民百姓的……

    朱雀航边,设有专门为祭天坛施工准备的码头。

    建造祭天坛的一应石料木材土方,都是用船运到这里,供给一旁的工地使用。

    也正是拥有如此便利的运输条件,才会半年就建成这座九丈九的宏伟高台。

    ~~

    任元远远看到那艘隐形船现出身形,毫无阻碍地靠上码头。

    船板一放下,早就等在码头上的民夫,便在监工的命令下,赶紧上船卸货。

    “都小心点!”督造官员的吆喝声响彻码头。“箱子里的东西金贵着呢,磕一下碰一下统统都得死。”

    “我想办法混进去,看看他们具体放在哪。”任元轻声对陈霸先道:“你在这里接应一下大部队。”

    “好。”陈霸先点点头,知道不是逞能的时候。

    至于阿瑶,任元从来不分配给她任务,因为她只负责一件事,让她干别的她也不听。

    任元便凭空消失在陈霸先的视线中,下一瞬就出现在码头上,藏身于阴影中。

    他看到一个来抬箱子的民夫,应该是内急,小跑到岸边去放水。

    便跟过去一张定身符,将其定成木桩,扛到隐蔽处,再出来时已经换上那人的衣服,相貌也跟那人一模一样。

    “懒驴上套,屎尿成行。快点,你个懒种!”监工虚抽一下鞭子,吹胡子瞪眼。

    任元赶紧点头哈腰跟上去,和同伴一起抬起一口箱子,颤歪歪走下船板。

    “当心脚下,别晃!”

    监工的吆喝声中,任元和同伴将那口沉重的木箱,抬到了祭天坛下。

    借着通明的火光,任元见那祭天坛的坛基,以三层巨石垒筑而成,主坛九层,通高九丈九,取‘九九归天’之意。

    底层台面纵横各三十六丈,以九宫格布局嵌三万六千块夔龙纹方砖,暗合周天之数。承托九层三重檐歇山式主坛,显得庄重又华贵。

    半年时间修成这样,令人不得不佩服。当然花费肯定海了去了……

    任元和同伴在监工的指挥下,抬着木箱子登上了坛基,来到主坛下。

    主坛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有一道暗门,此时敞开着,里头竟然有一个偌大的夹层。

    “抬进去,小心轻放。”又听监工命令道。

    两人便抬着木箱进了夹层,只见里头没有灯火,竟然是用十八颗夜明珠照亮。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