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你还打算卖米吗?”因着要买的东西都买到了,钟大山想起出门前金沫提及卖米一事,想看看她如今是怎么打算的。
“卖,全都卖了。”原本计划只卖一千斤的,现在手里就剩十几两了,她决定全都卖了,按照二十文一斤到手也能有一百两呢。
“全都卖了?你不是说只有一千斤么?”
“那天我说少了,担心吓到你。我有五千斤。”后面的话金沫说的非常的小声,却足够让钟大山听到。
钟大山惊恐的瞬间张大了嘴巴,呼吸都停顿了一下,五千斤,这得多少粮食啊,媳妇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他对那个空间越发好奇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惊喜吧!”金沫挑眉道。
“是惊吓还差不多。”就他分到的那点地,得种好几年才会有这么多的粮食呢。
“这么多粮食,我们怎么卖?”这个是十分严重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的驴车根本放不了这么多不是么。
“媳妇要不这样,咱们一点一点卖,禹州府卖五百斤,出了禹州府我们再去周边的县城也卖五百斤,一路卖回去总能卖完的,而且他们想找人都不一定能够找到。”
“这样的话,回家的时间就不确定了。”
“有强子在,耽误几天没事的。”就算耽误也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
“那就按照你说的办。”金沫想了想便同意了钟大山的提议,这样起码安全有了保证。
第二天退了房,夫妻两人将车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乔装打扮一番,人装扮了,金沫连驴车也没有放过,简单的做了一些修饰,重新出发。
故意让钟大山驾着驴车招摇过市,最后打听了一下禹州府里米铺的情况,最后他们选择了一家中等的米铺,照着路人给的信息找了过去。
他们过去的时候运气倒是不错,正好碰上了铺子老板在,听到金沫说手里有米要卖,便来了兴致,他本身就是做米的买卖,有人来卖米,只要是来路没问题的,他有什么理由不收。
“小兄弟卖米?”齐老板打量了金沫一眼,问了一句。
“正是,您是米铺的~~~”金沫不敢妄断,便没有说出来。
“我姓齐,是这家米铺的老板,能让我看看米吗?”其实他是有些疑惑的,这个时间根本没新米,估计是陈年旧米,可能是家里出事急需要钱,不然没人会这个时间卖米。
“当然可以。您这边请。”米铺老板眼中的疑惑金沫当然看见了,可她也找好了理由,相信等他看到了米的品质后,他不可能不买的。
钟大山见到来人,将其中一个口袋打开,露出里面雪白的大米,光是用看的,齐老板内心就万分欣喜,等他摸到了大米后,内心的触感更加的严重,这根本就不是陈年旧米,而是新米,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有新米,他们是从哪弄来的?
“小兄弟,你们这米哪来的?”
“这是我跟我哥哥琢磨出来的,我家种了两季的水稻,没敢多种,就试了一亩地,没想到还真有收成了。这不家里正好急需用钱,我们兄弟两个不得不卖米换钱。”金沫说的抑扬顿挫,给人一种信服力。
“你打算怎么卖?”
“相信齐老板已经看见了我家大米的品质,我也不多要价,二十文一斤您看如何?”金沫选了一个适中价,虽然觉得挺亏的,但不得不这么做,米铺老板也是要挣钱的不是。
“这个价格嘛,行,就二十文一斤,你这五百斤我全要了。”齐老板也不讨价还价,收进来二十文,卖出去三十文,他还是非常有赚头的,这米的品质比他铺子里的精米都还好,就是卖得再贵点也有人愿意买,有钱人就喜欢吃好的米,这代表了身份。
“齐老板爽快,预祝您生意兴隆。”好听的话没人不喜欢,特别是做生意的人,最喜欢听别人说生意兴隆这样的话了。
齐老板笑着招呼伙计将驴车上的大米卸下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十两银子就这样轻松入手了。
等到米铺的人将米全都卸下后,金沫向齐老板告辞,上了驴车朝着城门口驶去。
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顺利,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离开禹州府时,倒霉悲催的被人给盯上了。
金沫感觉自己的嘴巴就是一张乌鸦嘴,没想到临走的时候还真让她遇上了江洋大盗,要是这古代有福利彩票,她肯定立马过去买上一百注,不信还中不了奖。
驴车就这么停歇了一下,钟大山离开了片刻,金沫听到声音,以为是钟大山给她买吃的回来了,正准备出去看看,帘子被人从外掀开,钻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