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楼上楼下的,以后生了孩子,孩子也有地儿住。光是这样想他就觉得非常的美好,这是属于他和媳妇的家,一辈子的家。
要是金沫知道钟大山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会非常的吃惊,而且也会赞成他这一做法,她可以在前院和后院的中间种些四季风果树,再搭一个葡萄架,夏天就可以乘凉了,这生活不要太惬意哦。
这附近泥瓦匠手艺最好的,当属李村的李柱子,这个人钟大山也听说过,找他做活计的主家都说他做的好。
钟大山决定去李村碰碰运气,若是可以他就直接跟他将建房的事敲定下来。
“相公,这些你带上,第一次上门,总不好意思空着手去。”金沫知道钟大山要去李村找人,一早就做了一些吃的让他带过去。
送人,最好就送最为实际的。
“媳妇,你回屋呆着去,我很快就回来。”接了金沫手里的篮子,催促她赶紧进屋去。
“没事,我看你走了再进去。”金沫不以为意,坚持看着走。
钟大山见说不定媳妇,也只能赶着驴车先走。
钟大山的运气不错,他去的时候,李柱子正好在家,也没有接活,夏天的活计本来就少,实在是因为太热,一般不太会远在这个时候建房。
听清楚了钟大山的来意,李柱子没有推诿,有生意怎么可能不做,不过有些话也是要说清楚的,若是主家没问题,他的活计他李柱子就接了。
听明白李柱子的话,钟大山觉得他考虑得对,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毒日头的时候肯定没法干活,便同意了李柱子的要求。
至于工钱也很好算的,仍然一一天四个时辰来算,不过每天上工多了一件事,那就是计时,每个人每天做了多少时辰,最后算出一个总价。
这个方式也是李柱子提出来的,钟大山觉得可行,双方都觉得没问题,这事便这么敲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钟大山上午送鱼去县城,赶在饭点回来,之后又去镇上拉砖瓦和木材回来。
看着一下子瘦了下去的钟大山,金沫心疼得不得了。
这天钟大山从县城回来,金沫便跟他提出雇人送鱼的事。
“相公,你这两天忙的都瘦了,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在村子里找一个牢靠的人,每天代替你给食味轩送鱼,我们一天给他十文,你说有没有人干?”这是她看到钟大山太累了想到的,她真的不舍得他一个人这么累,只所以不提出自己来,她清楚他情愿累着自己也绝不会让她沾手的。
“这个咋不行,我想想谁比较适合。”钟大山也觉得金沫提出的办法可行,这样他就能腾开手专心去弄房子的事。
房子的事比鱼重要多了,这样他也能轻松不少。
“你慢慢想,不急的。”她对村子里的人不熟,相信他选的人定是牢靠的。
“我等会儿去一趟大爷爷家,看看大侄子愿不愿意。”大堂哥的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了,是个老实的,也肯吃苦,就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那就去问问,不愿意我们再找就是了。”他提大爷爷家的大侄子肯定是觉得他适合,他们觉得没用,还得别人点头不是。
“吃饭,吃完了我就去。”他对大强还是有信心的,八成是会答应的。
“嗯。”金沫夹了一筷子的菜放到了钟大山的碗里。
吃过了饭,钟大山在家歇息了一会儿就去了大爷爷家。
他到的时候大爷爷家刚刚撤下饭桌,“大山来了,快进来坐。”大伯娘见到钟大山,立刻将他迎了屋里。
“大伯母,大爷爷他们都在不?”
“在,都在。”
“大爷爷。”钟大山将带来的东西放到了桌上。
“来就来,怎么又带东西过来。”钟林板着脸训斥了钟大山一句。
“我媳妇做的,给你们尝尝。”
“大爷爷,我今个来是有事找阿强的。”说话的同时,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
钟强坐在一边的小矮凳上,听到这位小堂叔叫自己,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只听他太爷爷又开口了,“大山,有什么事你说。”
“事情不难,我呢和食味轩签了契约每天都要给他们送二十条活鱼,这不是家里要建房子了,有些腾不开手,就想着让阿强做送鱼的活,我每天给他十文工钱,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他的话即是说给大爷爷他们听得,其实更是说给钟强听的。
“这是好事,怎么可能不愿意。”可不就是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