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八章 混糖月饼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赵靖棠不知道京里发生的,若是知道了,只怕会大大的舒一口气,他实在是怕了他娘了。

    他是真的没想现在就找一个人,各个府里的肮脏事可不少,那些表面看起来纯真的贵女就真的纯真?这点上他一点不信,那些阴司手段即便是没有学到十成十,起码也有六七成,那些人究竟看中的是他这个人还是他的身份有待商榷,他还年轻着呢,根本不想被婚姻束缚着,没有媳妇娘都管得那么宽,娶了媳妇,他娘接下来要干的事不就是生孩子么,想到这些他都就疼。

    “少爷,您没事吧?”卢掌柜有点不可想象少爷也有狼狈的一天。

    “没事,赶紧赶路。”他的赶紧远离京师,只有离得远远地他才能安心。

    “是,少爷您坐稳了。”卢掌柜驾着马车一路向着陇县进发。

    钟大山和金沫两个人最近的日子是真的非常的悠哉,卖卖圆瓜,收收钱,可以说是直接躺赢了。

    随着他家圆瓜卖得好,钟家村的人也跟着水涨船高,钟家村的口碑一下子在镇上传开了,令周围其他的各村羡慕不已,他们也想遇上这么好的事。

    圆瓜卖得好,同时,中秋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金沫也再次忙活了起来。

    钱是挣了不少,但只要能做生意,她是不会错失的。

    “媳妇,你怎么买那么多的胡麻油,是不是准备做什么新的吃食?”钟大山一边帮忙搬东西,一边笑意盈盈的看着金沫。

    金沫在内心里吐槽了一句这个吃货,嘴唇轻启,说了四个字:“混糖月饼。”

    混糖月饼是现代北方中部一带的汉族和各民族智慧结晶的月饼小吃,也是每年八月十五受欢迎的地方特色月饼,它的存在更是由于当地的人文水土,气候环境,比起广式月饼,上海的杏花楼,更有传承的意义和文化脉络的延续。

    为千年以来华国文化的传承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和宝贵的财富。

    其制作方法符合北方人豪爽,豪放,粗犷的性格,成为华国北方中西部受欢迎最普遍的中秋月饼。

    钟大山一脸迷茫的念着这四个字,“混糖月饼。”名字挺好听的,月饼他吃过,到了中秋的时候,点心铺子就会摆上月饼,只是那月饼味道一般般,也就有钱人愿意花那个大价钱买来吃或者是送人。

    “对啊,不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么,我的赚上一笔,将我们家的混糖月饼卖到县城去。名字就叫钟氏混糖月饼好了。”金沫早就已经将月饼的名字给想好了,说的那叫一个自信。

    “媳妇,你~~你居然将月饼冠上了我的姓。”钟大山激动坏了,手都有点发颤。

    “对啊,我这不是嫁给你了么,我也是钟家的一员,不然你说要叫什么名字?”金沫睨了钟大山一眼。

    “就叫钟氏混糖月饼,媳妇,你真好。”钟大山放下手里的东西,一把将金沫扯进怀里,紧紧地搂着他,想让她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兴奋。

    吴婶在一边看了一眼,立刻低头拿了东西就走,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将空间留给小夫妻两个。

    过了好一会儿,某人都没有放手,金沫只能自己动手推了推钟大山,“好了,你都把吴婶给吓跑了。”

    “嘿嘿,我就是太兴奋了。不过媳妇,陇县,阳平镇的点心铺子每年中秋节也做月饼来卖的,我们家做的能卖的过他们吗?”冷静下来后,钟大山又有点担心,毕竟镇上的点心铺子都开了好几年了,大家都习惯去那里买东西,他们家的月饼能让大家接受吗?

    “急什么,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等我做好了,你吃了以后不就知道了。”金沫吃到过一次月饼,也是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她的混糖月饼跟他们可不同,她一点不担心她的月饼没有市场。

    “对,媳妇可厉害了,媳妇做的月饼一定能卖出去的。”钟大山的彩虹屁一个劲的吹着。

    “你还是先将东西搬进去吧。”

    “好嘞,媳妇,你什么时候做月饼。”

    “快了。”等铁匠那边的烤炉做好,她就可以开始做月饼了,离着跟铁匠约定的距离也就一天的时间了,明个应该就会给送过来。

    早在她准备做月饼赚一票的时候,就已经去联系铁匠做烤炉了。

    “哎~~”钟大山得到了答复,干劲十足,很快驴车上的东西都被卸了下来。

    隔天,铁匠就将金沫预定的烤炉送到了钟家,金沫付了余钱,就让王时将东西给搬到了厨房。

    好在当初厨房建的大,放上三个烤炉也不显得拥挤,还剩余很多空余的地方。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