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傅们怨声载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态度蛮横,关系复杂。有时候菜的质量实在太差,我们想退换,对方就找各种理由推三阻四,甚至还暗示他在市场里‘有人’,让我们别找麻烦。”
周建国看着李谨诚,坦诚地说道:“后勤工作,说白了就是花钱的部门,吃力不讨好。我不想因为这点事,给自己惹一身骚。所以,我一直在找一个可靠的的替代者。”
“是赵老师跟您提起我的?”李谨诚问道。他记得,那位第一个买他净菜的女教师,丈夫好像就在纺织厂工作。
“没错。”周建国笑道,“我爱人就是纺织厂子弟学校的赵老师。她回家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说西门市场有个叫小李的小伙子,卖的菜干净,人实在,做的‘方便菜包’更是解决了她的大问题。一开始我还没在意,直到昨天。”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昨天那场‘番茄风波’我也在场。我亲眼看到,你是如何处理那批烂番茄的。”周建国一字一句地说道,“小李,你知道吗?换做任何一个别的摊贩,要么就是偷偷把烂番茄混在好番茄里卖掉,要么就是干脆扔了,自认倒霉。只有你,选择了最‘笨’,也是最高明的一种方法——公开承认,亏本处理。”
“那一刻,我就知道,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把‘信誉’这两个字,看得比那一百多块钱,重得多。而这,恰恰是我最需要的品质。”
原来如此!
李谨杜心中了然。那一百块钱的损失,竟然换来了这样一份天大的机遇!他再一次庆幸,自己坚持了前世的商业准则。
“周大哥,”李谨诚的称呼,也自然地改了过来,“感谢您的信任。如果把你们厂的蔬菜供应交给我,我能做到什么,或者说我能为您和厂里的职工,提供什么不一样的价值?”
他没有立刻点头哈腰地答应,而是将问题引向了“价值”的层面。
这一问,让周建国再次刮目相看。这个年轻人,脑子里的思路太清晰了!
“你说说看。”他饶有兴致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谨诚挺直了腰杆,整个人的气场,在这一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是一个青涩的少年,而是一个自信专业的商业伙伴。
“周大哥,如果由我来供应,我能提供三大核心价值。”
“第一是‘品质标准化’。”李谨杜伸出第一根手指,“我不会给您送去带着泥土和烂叶的毛菜。所有送到您食堂的蔬菜,都将是我们‘家家福’标准的‘净菜’。也就是说,土豆是削好皮的,豆角是摘好筋的,青菜是清洗干净的。这能为食堂的大师傅们,节省至少三分之一的备菜时间,大大提高后厨的工作效率。”
周建国的眼睛,亮了!
他作为后勤科长,太清楚后厨的效率意味着什么了。那意味着更短的劳动时间,更少的厨师抱怨。
“第二是‘价格透明化’。”李谨诚伸出第二根手指,“我理解您对缺斤短两和价格虚高的担忧。所以,我愿意提供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我们不按虚高的零售价算,而是以洪山批发市场当天的批发价为基础,每斤菜只加上三到五分钱的‘加工处理费’和‘运输费’。每天的批发价,我都可以提供原始单据给您核对。我们挣的,是阳光下的明明白白的辛苦钱。这样一来,您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坑,我们也能建立最稳固的信任。”
“批发价+固定服务费?”周建国被这个闻所未闻的模式,彻底镇住了!
这……这简直是把自己的利润,完全摊开在了阳光下啊!这个年轻人,哪来的这种魄力?!这种模式,彻底杜绝了供应商在价格上做文章的一切可能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服务定制化’。”李谨诚伸出第三根手指,语气充满了自信,“除了标准的净菜,我还可以根据您食堂每周的菜单,提供‘准预制菜包’服务。比如,您明天要做鱼香肉丝,我可以直接将切好的肉丝、木耳丝、青椒丝,按比例搭配好,送到您的后厨。大师傅拿到手,直接下锅就行。这不仅是节省时间,更是对菜品口味和分量的一种标准化保证。甚至,如果您有大型招待活动,需要一些特殊的、市场上不常见的菜品,只要您提前一天通知我,我保证能给您找到!”
品质标准化!价格透明化!服务定制化!
这三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现代化”商业理念,从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口中说出,给周建国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