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番茄外皮光鲜,内里的果肉,却已经变成了一滩黄色的、散发着酸腐味的烂水。
李谨诚的母亲张桂英也从“中央厨房”里走了出来,一脸的心疼和无奈:“儿啊,这批番茄,十个里有七个是这样的。根本没法用啊!这……这五百斤,怕是全要打水漂了!”
五百斤!
按照两毛六的进价,这就是一百三十块钱!
一百三十块!就这么没了!
刘军的脸,瞬间变得惨白。他“噗通”一声,就想给李谨诚跪下。
“诚子!你打我吧!你骂我吧!我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我把你的钱给亏了!这钱,我赔!我以后不领工钱了,从我工钱里扣!直到扣完为止!”他狠狠地抽着自己的耳光,眼泪鼻涕一起流了下来。
这是他南下失败后,再一次品尝到失败的滋味,而且这一次,是因为他自己的愚蠢和自大,这让他更加无法接受。
然而,李谨诚却一把拉住了他。
他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说。
他只是拿起那个烂心的番茄,仔细地看了看,又闻了闻,然后平静地对刘军说:“哭什么?天塌下来了?”
刘军愣住了,他没想到李谨诚是这个反应。
“一百三十块钱而已,还没我们一天挣得多。用一百三十块钱,给你上一堂价值一千块的课,这笔买卖,划算。”李谨诚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他越是平静,刘军心里就越是难受。
“站起来!”李谨杜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像个男人一样!犯了错,就想着怎么弥补,怎么挽回损失!光会哭和下跪,那是懦夫的行为!”
刘军被他吼得一个激灵,止住了哭,从地上站了起来,但依旧垂着头,像个等待审判的犯人。
“妈,”李谨杜转向张桂英,“您和爸辛苦一下,把这批番茄,全部给我挑拣一遍。把那些只是稍微有点软,但还没烂心的,都挑出来。那些彻底烂掉的,直接扔了。”
然后,他又对刘军说:“你,去给我找块木板,再借一桶红油漆来。”
虽然不知道李谨诚要干什么,但所有人都立刻行动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在“家家福”的摊位前,多出了一块醒目的红色招牌,上面用白色油漆写着几行大字:
“老板采购失误,新进番茄品质不佳!现亏本大处理!原价五毛一斤,现价一毛一斤!不退不换,先到先得!”
这块招牌一立出来,整个市场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对着这块招牌指指点点。
“我没看错吧?番茄一毛钱一斤?”
“这小李老板,是疯了吗?这比进价都便宜一半啊!”
“嗨,人家上面写了,品质不佳!这小伙子,实诚!”
李谨杜让刘军,把那些挑拣出来的、只是品相稍差的番茄,全都摆了上去。
“各位街坊邻居!”李谨诚站在摊位前,大声说道,“今天的事,是我兄弟第一次独立采购,没经验,着了别人的道!这批番茄,我们‘家家福’绝不会当好菜卖,砸自己的招牌!但是扔了又可惜,所以一毛钱一斤处理掉!这些番茄,只是有点软,回家熬个番茄酱,或者做个番茄汤,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看清楚了再买,我们童叟无欺!”
他这番坦诚的话,瞬间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
那些原本就图便宜的大爷大妈们,一拥而上。
“给我来十斤!我回家做番茄酱!”
“我要五斤!”
一毛钱一斤的番茄,简直就跟白送一样。不到半个小时,几百斤品相不佳的番茄,被抢购一空。
算下来,亏本的番茄卖了三十多块钱,最终的实际损失,控制在了一百元以内。
一场足以让普通小贩焦头烂额的危机,就这么被李谨诚用一种坦诚到近乎“自曝其短”的方式,轻松化解。而且,他还借此机会,再次向整个市场,宣示了“家家福”重信誉、重品质的经营理念,赢得了一波更大的口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