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章 命悬一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一日,北京城、午门。

    杜延霖被砭骨的寒意冻醒时,半边脸正贴在午门跸道的青砖上。

    他支起胳膊试图起身,映入眼帘的却并不是庄重肃穆的礼堂,而是五凤楼的重檐斗拱与冬日下晕染着赭色血光的斑驳宫墙。

    “这...不是省政府的报告厅?”杜延霖心中一惊,“我刚刚不是在省里开会吗,怎么会在这儿?这是...故宫?”

    惨白的日轮悬在宫阙之上,冷光凛冽,白得瘆人,让杜延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刚要起身,宫墙那头忽然传来一道尖细的声音:“奉旨,最后再问你一次——”

    那道声音逐渐向他靠近:“杜秉宪,你在河南所见,究竟是异象,还是祥瑞?”

    “奉旨?秉宪?这...?”杜延霖满腹疑窦。

    这时,零碎的记忆画面突然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令他登时头痛欲裂。

    “我穿越了......”

    待那阵剧痛稍稍缓和,杜延霖终于从中理出些头绪——

    杜延霖,字沛泽,二十二岁,大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人氏。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二甲进士出身,现任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不久前奉命巡按河南......

    还有齿间残留的苦杏仁味,那是原主刚刚所服毒药的味道。

    “所以原主是刚刚在午门前服毒死了,因此我才穿越过来的?”杜延霖在心中暗自揣测:

    “可是原主年纪轻轻便是二甲进士、巡按御史,前途显赫,为什么会在午门前服毒呢?”

    “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东厂提刑太监陈据的声音又一次传来,打破了杜延霖的思考:

    “皇上问,你在河南看到的究竟是异象还是祥瑞?”

    问题在空旷的午门前激起回音,杜延霖微微抬头,盯着对方曳撒下隐约露出的东厂牙牌,破碎的记忆开始在脑海中重组:

    如今已经是腊月十一日了,正是隆冬时节,然而自杨继盛血染西市以来,北直隶与京师已经三个月没有再下过一场雪。

    一冬无雪,明年准是虫蝗大作、饥馑连连。

    这是老天爷要收人了。

    于是民间人心惶惶,传言如风: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经十帝,从来没有遭过这样的天谴!

    天怒者谁?

    严嵩刚刚处斩杨继盛,就发生了这样的天谴,于是民怨的渊薮就落到了执掌内阁的严嵩身上。

    甚至有浮言开始漫向皇上。

    开了好几坛罗天大醮祈雪无果的嘉靖帝终于坐不住了,一向只听方士而不听钦天监天象分析的他破天荒召了钦天监监正周议觐见。

    嘉靖的本意是让钦天监找一个三代以来无雪的例证来证明今冬无雪与人事无关,好堵住悠悠众口。

    谁料周议梗着脖颈直谏:“当今天道示警,实因奸佞当政!”

    嘉靖盛怒之下,竟使东厂将其杖毙午门。

    继而觐见是监副郭兴,郭兴非但未遂帝心,反倒朗声道:“臣闻君德不修则山崩,朝有奸佞则冬无雪!”

    气得嘉靖帝当场褫其冠带,着令廷杖二十后投入诏狱,传旨说要彻查其同党。

    本来吗,这事儿跟杜延霖这个巡按御史八竿子打不着,但恰好杜延霖此时巡按结束回京复命。

    他实事求是地上了封奏疏,里面提到河南西部各府县异象频发,可能会有灾情,希望朝廷早做准备。

    这道奏章一上便立时被清流和京师无雪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攻讦严党的新利器。

    因此,周、郭二人的血还没干呢,杜延霖就紧接着被召入宫中。

    嘉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杜延霖改口,将之前奏疏里的异象改称祥瑞。

    但这实是道催命符!

    清流欲借天道示警攻讦严党,嘉靖帝却想借钦天监提前堵住士林之口。

    而杜延霖被夹在两者之间就就宛如被架在火炉之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