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缅事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手。

    作为明军各方向战略的制定者,朱由检很清楚明军开疆拓土和稳定局势的法宝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灭亡掌握该地九成资源的贵族和商人阶级,然后拿出缴获的三分之一乃至一半土地发给该地被剥削的平民,以此让该地的平民来拥护大明。

    这个政策不管是在对北还是对南,亦或者眼下的瀛洲,都是一个取胜的法宝。

    然而眼下东吁出了一个愿意对贵族势力动手,分地给农民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他分地成功,那明军就失去了一个制胜的法宝,相反被他隆王分地的东吁平民,也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不得不和明军交手。

    朱由检倒是不在意东吁人的死活,但他需要东吁人作为劳动力。

    不管是缅甸地区的玉石、金银铜矿,还是大明要修建“京缅铁路”所需的水泥、生铁,劳动力……

    这些种种,都需要人去做,而朱由检要做的就是复刻《平倭事宜》,来一场《平缅事宜》。

    打下东吁,大明就有了直面印度洋的出海口,而打下这里,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就必须动工。

    第四版蒸汽机还没发展出来,但这不成问题,因为他迟早会出来,而“京缅铁路”的修建时间会很长。

    从京城经过河南、湖广、四川、云南、抵达缅甸南部的勃固、仰光地区。

    或者说,在修建抵达阿瓦后,直接向着阿洪姆王国修去,把阿洪姆王国也平定,让大明边境推进到恒河出海口。

    “西军都督府和南军都督府,调兵之后,在西南还有多少兵马?”

    朱由检抬头看向陆文昭,而陆文昭闻言则是连忙从怀里掏出了一本随身的文册,翻翻找找后才说道:

    “在各都督府内的,合计六十二营兵马,近十九万人。”

    “洪承畴回到昆明了吗?”朱由检再问,而陆文昭这次直接点头道:

    “回到了昆明,交趾驻兵十二营,监督十五府,一百八十二县。”

    交趾行省设立后,朱由校将布政使司置于交州府,整个行省按照永乐年间的规划,一共设下了交州府、北江府、建昌府、清化府等十五府、一百二十个县。

    剩下永乐年间的那三十几个州则是被废除,因为十五个府已经足够管理交趾了。

    经过调兵和战事,原本只有四十八个营的南军,分别调了十二营前往小西洋,十营前往旧港,十二营布置在交趾,剩下十四营则是布置在湖广、广西、广东、福建、江西五省。

    总的来说,硬要抽调的话,南军都督府也能抽调出九个营的兵力。

    至于西军都督府,打完仗后便只有五十六个营了,并且又被抽调了二十个营支援小西洋。

    因此眼下西军都督府只有三十六个营,需要承担从木氏手中接管过后的后世川西地区防御,以及四川、贵州和云南的防御。

    不过从局势来说,乌斯藏眼下还在内乱,朵甘又有曹文诏的十二营兵马拱卫,而云贵川三地的土司都被解决,南掌归附,交趾被平定。

    所以算起来,西军都督府只需要防守乌斯藏和东吁与大明接壤的地方就足够。

    “南军都督府调九营兵马前往腾越八关,曹文诏准备接管昌都一带,西军都督府交接城防后,除四川、贵州各留三营兵马外,其余三十营兵马尽数调往腾越八关。”

    “此三十九营兵马,尽数归洪承畴节制,上奏万岁,请万岁授予洪承畴平缅经略,户部调五百万两现银拨发平缅经略府,着洪承畴即日起筹备平缅事宜。”

    朱由检在简单的盘算后,最终决定了对缅甸下手,谋求恢复大明在永乐年间的三宣六慰,为大明拿下印度洋出海口。

    “殿下,乌斯藏东边的昌都各地还有一些怀有不臣之心的藏东土司,仅凭曹文诏的十二朵甘营,是不是有些……”

    陆文昭闻言,忍不住开口劝导,而朱由检听后略微皱眉,并抬手道:

    “让秦邦屏在带兵前往滇西前,先把藏东的土司给我收拾了。”

    “大明的治下,不允许有迥异于大明的制度,也不允许有百姓被强加奴隶身份!”

    “是!”陆文昭作揖应-->>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