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72章 白衣参赞(感谢所有大大月票!为所有月票、推荐票读者加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刘备等人听得目瞪口呆,想象着那画面,既觉好笑又感尴尬。

    张飞已经忍不住噗嗤笑出声,被关羽瞪了一眼才强行憋住。

    田丰继续道:“丰告知他,守孝之期未满,礼法所限,实难从命。他却反问丰,为何定要守三年?丰便与他解释孝道与仕途之关碍。”

    “他却言道……”田丰看向刘备,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玄德公您带兵征战,非为官职,甚至已辞去官身,只为百姓安宁、匡扶汉室、天下人有饭吃!”

    刘备闻言,身躯微微一震,看向牛憨,眼中满是复杂。

    田丰叹了口气,似无奈又似感慨:

    “他还问丰,何为‘家国天下’?丰……一时竟为之语塞。”

    “最后,他竟提议,让丰到玄德公麾下来守孝!道是既可全孝道,亦可助公益。”

    田丰摊了摊手,苦笑道,

    “丰与之分说,守孝期间不可出任官职。他却道:‘我大哥此刻亦是白身,并非为做官!’”

    田丰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环视了一眼刘备身后虽略显简陋却井然有序营地,以及关羽、张飞等一众目光灼灼的将领,

    最终目光回到刘备脸上,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玄德公,牛将军之言,虽质朴无文,却如洪钟大吕,发人深省。”

    “丰辗转一夜,扪心自问: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守孝尽礼,又所为何来?”

    “若拘泥于虚名俗礼,而罔顾天下汹汹、生民倒悬,岂非本末倒置,枉读诗书?”

    “玄德公以白身而行圣贤之事,志存高远,仁德布于四海。丰虽不才,岂能再安居乡野,独善其身?”

    他对着刘备,再次深深一揖:

    “故此,丰特将家中典籍、可用之物尽数携来。

    “愿投效明公麾下,于这沙河营地旁结一草庐,”

    “白衣参赞。”

    “守孝尽礼之余,为玄德公效犬马之劳,略尽绵薄之力!还望玄德公不弃!”

    这一番话,真情实意,有理有据,既“告”了牛憨的状,又表明了心迹。

    刘备听完,已是激动不已,眼眶微热。

    他狠狠瞪了旁边还在傻笑的牛憨一眼,心中却是暖流澎湃。

    他连忙双手扶起田丰:

    “先生快快请起!先生大才,肯屈尊相助,实乃备与麾下将士之福,更是此地百姓之幸!何谈不弃?”

    “备必以师礼相待!”

    他转身,对着牛憨,本想训斥他几句鲁莽,但看到他那纯粹的笑容,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笑叹,用力拍了拍牛憨粗壮的胳膊:

    “你呀……你这憨子!竟给先生添了如此多的麻烦!不过……做得好!”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俺就说四弟有一套!读书人请不来,俺们憨人去请,一请就到!”

    关羽抚须颔首,眼中也露出了对牛憨的赞许之色,原本对田丰的那点疏离感,也因其这番坦诚之言而消散大半。

    牛憨摸着脑袋,嘿嘿直笑。

    果然电视上没骗人,三顾茅庐,就是好使!

    田丰既入刘营,刘备当即拜其为军师,参赞军政要务。

    然而顾及田丰尚在孝期,刘备特意吩咐下去:

    凡日常庶务、粮草清点、行军杂事,仍由简雍主理,非紧要军情,不得轻易叨扰田先生。

    此番安排,令田丰心下感念,更觉刘备确为明主,既重才,更重情知礼。

    自然,这也苦了简雍。

    他虽明事理,却也在背后偷偷“蛐蛐”了自己这个同窗好友数次。

    他放眼望去,刘备身边文士渐多,

    可徐邈年纪尚轻,正是读书增识之时,简雍实在不好意思将繁琐杂事压给他;

    田丰身负孝期,又有刘备首肯,-->>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