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什么?”苏墨又问。
风澈点头:“不好说,等明天见到县令,或许就能知道答案了。”
次日上午,钱塘县县令周文斌来到了杭州府衙。周文斌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一身青色官服,面色憔悴,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
“下官周文斌,参见小公子。”周文斌躬身行礼,声音有些沙哑。
风澈让他起身,开门见山地问:“周县令,十年前张万霖一家灭门案,是你负责查办的,对吧?当时你查到了什么线索?”
周文斌的身体微微一僵,眼神有些躲闪,低声道:“当时下官刚上任不久,经验不足,查了半年,什么线索都没查到,让凶手逍遥法外,是下官的失职。”
“是吗?”风澈盯着他的眼睛,语气带着一丝审视,“可我听说,知府大人遇刺前一天,曾召见你,你们谈了很久——你们谈的,就是这桩旧案吧?”
周文斌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手微微颤抖:“我……我和知府大人只是随便聊了聊,没……没谈什么旧案。”
风澈见他不肯说实话,便拿出那枚刻着“周”字的玉佩,放在他面前:“这枚玉佩,你认识吗?”
周文斌看到玉佩,瞳孔骤然收缩,身体晃了晃,差点摔倒。风澈连忙让人扶住他,冷声道:“周县令,你现在还要隐瞒吗?这枚玉佩,是不是和十年前的灭门案有关?”
周文斌嘴唇哆嗦着,沉默了许久,终于崩溃地哭了出来:“小公子,我……我对不起知府大人,对不起张万霖一家……”
原来,十年前张万霖一家灭门案发生后,周文斌查到了一些线索——张万霖确实和安王有勾结,他不仅给安王提供钱财,还帮安王走私兵器。后来张万霖想脱离安王的控制,安王便派周虎杀了他一家。周文斌查到真相后,本想上报朝廷,却被安王的人威胁——如果他敢说出去,就杀了他的家人。周文斌害怕了,只能把案子压了下来,对外宣称没有线索。
“那知府大人为什么要重新彻查此案?”风澈问道。
周文斌擦了擦眼泪,说:“知府大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一份密信,密信里提到了张万霖和安王的勾结,还有当年灭门案的真相。他召见我,就是想让我说出实情,然后一起上报朝廷。我当时很害怕,不敢说,可知府大人说,现在安王已经倒台,没人能再威胁我们,让我放心。我本想第二天就去府衙,把真相告诉知府大人,可没想到……没想到知府大人竟然遇刺了。”
“密信是谁寄给知府大人的?”风澈追问。
周文斌摇头:“我不知道,知府大人没说,只说密信是匿名的。”
风澈沉默了片刻,又问:“你知道周虎现在在哪里吗?”
周文斌想了想,说:“我听说,周虎在钱塘县有个相好,住在城外的茅草屋里,他或许会去那里。”
风澈立刻让秦峰带着侍卫去钱塘县城外的茅草屋,自己则继续审问周文斌,了解更多关于张万霖和安王勾结的细节。
秦峰带着侍卫赶到茅草屋时,周虎正好在里面。周虎看到官兵,立刻拔出腰间的刀,想要反抗,可秦峰的武功比他高得多,没几个回合,就将他制服了。
“把他押回杭州府衙!”秦峰下令道。
周虎被押回府衙后,风澈立刻提审他。起初,周虎还想狡辩,可当风澈拿出那枚刻着“周”字的玉佩,又说出十年前灭门案的真相时,周虎终于认罪了。
“是安王让我杀了张万霖一家的!”周虎低着头,声音沙哑,“张万霖那个老东西,拿了安王的钱,还想背叛安王,安王当然不能留他。后来安王倒台,我逃到江南,本想安稳过日子,可那个知府偏偏要查十年前的旧案,我只能杀了他,否则我就完了!”
“那你有没有其他同伙?安王倒台后,你有没有和其他人联系过?”风澈问道。
周虎想了想,说:“有,安王倒台后,我曾和一个叫‘鬼手’的人联系过——他是安王的谋士,负责给我们传递消息。半个月前,他还来找过我,说要在江南搞点事情,让我配合他,可我没答应,我不想再掺和这些事了。”
“鬼手?”风澈心中一凛,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过,“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
周虎摇头:“不知道,他行踪不定,每次都是他来找我,我找不到他。不过他说过,他在杭州有个落脚点,好像是在西湖边的一座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