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64章 津门遇刁难,技惊老专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车队离开东北,一路南下,车轮碾过初春还有些硬实的土地,卷起淡淡的尘土。

    越往关内走,风里的寒意渐渐被一股潮湿的、带着咸味和水汽的风取代。

    路边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和零星的芦苇荡。

    天城,到了。

    作为北方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天城的工厂规模和沈城又是另一种气象。少了些重工业的粗犷,多了些精密和繁忙。

    海河两岸,厂房林立,船笛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何雨柱小组此行的重点,是位于海河边的天城重型机械厂和几家大型造船厂。

    这些厂子的设备常年接触水汽和海风,腐蚀和润滑问题更加复杂特殊。

    有了沈城的成功经验,小组几人信心足了不少。

    马华甚至开始琢磨着天城的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

    然而,刚到天城重型机械厂,他们就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姓钱的技术副厂长,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带着点天津卫特有的“嘛嘛”口音,态度客气却透着疏离。

    “何工,远道而来,辛苦辛苦。”钱厂长握着何雨柱的手,笑容标准,“部里的文件我们收到了。不过嘛,我们厂的情况比较特殊,设备精密,工况复杂,尤其是腐蚀环境下的润滑,一直是老大难。”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厂里技术科的老工程师们,搞了几十年润滑,都有自己的经验和配方。你们这个新配方…呵呵,年轻人有闯劲是好的,但稳妥起见,是不是先小范围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再说?”

    话里话外,透着不信任和拖延的意思。

    旁边作陪的厂里几个老工程师,也都面无表情,眼神里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显然,何雨柱太年轻,京都来的“专家”名头,在这帮经验老道的技术大拿面前,不太够看。

    何雨柱还没说话,旁边一个头发花白、姓孙的老工程师就开口了,语气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钱厂长说得对。润滑这个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是看看文件数据就能解决的。”

    “我们厂那台进口的万吨水压机,主轴润滑一直不过关,请了多少专家都摇头。你们这个新配方,敢往上用吗?”

    这是将了一军。那台万吨水压机是厂里的宝贝疙瘩,也是老大难,万一搞坏了,责任谁也担不起。

    场面一时有些僵。

    马华气得脸都红了,想争辩,被何雨柱用眼神制止。

    何雨柱面色平静,看向那位孙工:“孙工,能不能先带我们去看看那台水压机?”

    “看看?看看当然可以。”孙工耸耸肩,一副“看了也白看”的表情。

    一行人来到巨大的水压机车间。

    一台庞然大物矗立在车间中央,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但靠近主轴部位,能看到明显的油渍和锈蚀痕迹,几个维修工正愁眉不展地围着。

    何雨柱仔细查看了润滑点的设计、油品型号和周围的腐蚀环境。

    叮!检测到合适地点:天津重型机械厂水压机车间。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初级腐蚀环境润滑适配分析限时。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瞬间分析了水汽、盐分、压力、温度对现有油品的综合影响,并给出了新配方需要调整的关键参数和添加剂配伍方案。

    “问题出在抗乳化性和防锈蚀添加剂协同效应不足,无法有效隔绝水汽和盐分侵蚀。”何雨柱开口,语气笃定,“我们的基础配方需要针对高湿高盐环境调整两个关键添加剂的比例,并额外添加一种络合剂,包裹金属表面,阻断电化学腐蚀。”

    他报出的几个专业术语和调整方案,极其精准,直指核心。

    孙工和那几个老工程师不以为然的表情僵住了,眼神里露出惊讶。

    何雨柱说的这些点,正是他们多年摸索却始终无法完美解决的痛点!

    “说得轻巧!”孙工旁边一个稍年轻些的工程师忍-->>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