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71章 看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程立言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就到了事先约定的看房子的日子。

    他们没有带司机,而是由沈玉瑶开车一起去了那栋洋楼。

    沈玉瑶早在几年前刚到京城的时候,就学会了开车。

    他们去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房子的主人,此次出面的是居委会的同志。

    那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同志。

    据她说,房东一家如今已经去了国外,将房子委托居委会代为处理。

    一切手续他们都可以代办。

    因为程立言穿着军装的缘故,那位女同志对他们特别客气,也说了不少关于这栋老房子的情况。

    通过询问沈玉瑶得知,这房子始建于1939年,是当时海市最著名的工厂主冯先生的故居。

    当初建的时候是请了法国的名设计师精心设计的。

    这栋楼一共四层,占地450平米,建筑面积达到将近六百平方。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将近两百平方的大花园。

    这花园是围绕在房子四周的,这就使得它四面临空,与周围的建筑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私密性以及防噪音的能力都非常好。

    这一点让沈玉瑶非常的心动!

    因为他们家现在住的白楼虽然也是独栋,但是是学校建房,邻居间几乎是挨着的,中间就依靠一个栅栏相隔。

    特别是在院子里,相互间咳嗽一声旁边都听得清清楚楚。

    别说左右邻居了,即便是住在对面的师父家,每天师母喂猫咪的声音沈玉瑶都能听见。

    所以,这个独门独栋,四面临空的设计对她有着极大的诱惑!

    那位女同志拿了钥匙几人一起进了房子,然后沈玉瑶发现这栋楼竟然是带电梯的!

    它有双楼道,一个是从外面楼梯间进出,另外一个是在客厅位置,修建了一个柚木的木质室内楼梯。

    那个室内梯虽然年头多,但因为木料好,保养得当,看上去竟没有多大的损伤,依然十分的优雅。

    程立言对客厅侧面的那个电梯更感兴趣,他问那位女同志:“这电梯还能用吗?”

    “可以。只要通了电,这电梯就能用。”

    说到这儿,她也不由得感叹:“这房子很幸运得嘞。我们这条街上的洋楼很多,这栋算是保护得最好的了。

    主要是之前是报社在用嘛,公家单位人家讲文明,用得仔细,所以这个楼里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坏。”

    她指了指壁炉:“这壁炉也可以用的,以前每年报社都要专门请人来通烟道。”

    夫妻俩楼上楼下都转了一圈,越看对这栋楼就越满意。

    虽然它要的价格比较高,但后期的花费肯定会比四合院少很多。

    除了一些过于老旧的楼板,楼梯需要修缮,水电要重新跑,还有门窗等确实需要更换外,硬装方面需要大动的地方不多。

    这样算下来,买这套房子连装修下来大概和四合院的花费应该相差不了太多。

    夫妻二人都起了心思,但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回去再商量商量。

    参观完之后,他们谢过那位女同志,并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后就离开了。

    那位同志对于他们这种情况也很习惯了,还告诉他们这套房子来看的人多,但真动心想买的人基本没有。

    毕竟这价格过于吓人,而且房主还坚决不肯让价,说卖不出去就留着,将来也算是国内还有一座老宅。

    从房子里出来,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在周围又转了转,给孩子们拍了好些照片。

    另外又带着他们去吃了西餐。

    之前去姑姑家的时候,两个舅妈带着他们一起去过一次,但那次明月和明晨没有去。

    回来后小毅和南熹就一直讲要带他们也去吃一回,这次总算是满足了小朋友们的心愿。

    下午,一家人又去了海市最大的百货大楼,给四个孩子各添置了些衣服。

    海市-->>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