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此刻临时调整了部分阵列参数。激光全息投影仪在房间中央悬浮着数层复杂的光谱图和分子结构模型,发出低沉的运算嗡鸣。
裴凡生眼底布满红血丝,他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了超过四十个小时。此时,他的目光正聚焦在中央并排悬浮着的两个能量谱图:
左边是刚从李芸左前臂边缘取得的暗红晶簇碎屑发出的高频振荡频谱,图形尖锐,能量线在几个异常的窄频带高度集中,标记为Bio-FB01。
右边是几小时前他刚刚构建完成的——苏联科拉超深井档案中记载的“引力畸变窗”理论模型能量分布图Kola-Rift-85。
“深潜者”平台的分析数据流如同瀑布倾泻在旁边的副屏上:
>>> 频域分析:目标Bio-FB01 与 理论模型Kola-Rift-85
>>> 维度:宏观物理主频段异常能量聚合点 - 置信度:低匹配度 >> 维度:量子背景噪音模 特定真空起伏 - 置信度:中匹配度 47%
>>> 警告:发现亚结构共振特征!启动 Ω-Kappa 谐振子模拟分析...
>>> Ω-Kappa 谐振子频率建模:构建中...
>>> 模型空间:尝试 11维超弦模型映射... 模型构架稳定
>>> 警告:侦测到低频异常关联!Bio-FB01 与 Kola-Rift-85 在 Ω-Kappa子空间节点矢量场索引#117检测到轨迹趋同振荡!
>>> 轨迹相位偏差:%; 震荡拓扑结构相似度:89%
>>> 结论:存在潜在物理同源!源特征指向深层地质活动诱发的高维能量泄露。可能性:污染体暴露于特定地渊能量残留环境 / 其生物结构具备模拟高维谐振特性。置信度评估:73%仍需进一步实体验证数据
“Ω-Kappa……”裴凡生看着全息图中那个在理论模型中被标定为猩红闪烁的抽象节点。科拉当年的科学家们设想它是特定深层地质应力挤压下,空间本身在极高维度上产生的某种短暂谐振点,是井下一次次“引力湍流”的核心发动机。一个理论上存在、从未被人类直接证实过的怪物频率。
而李芸体内因畸变而生的“矿石”,其核心震荡频率的核心子空间结构,竟然与这个“幽灵引擎”的模型轨迹高度一致!
这意味着什么?
是李芸体内的污染源具有类似科拉井下的特殊环境暴露史?
还是说,制造这个污染源的“厨师”,其力量的根源——能够定向引发这种空间谐振的能力——已经被植入了受害者的细胞深处?
“砰!”
实验室的门被大力推开。王飞翔走了进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火种-2’在目标位置找到了‘厨师’的清洁剂。”他将文件拍在裴凡生旁边的桌子上。
文件头是“蜀中EDC分部遗址——废弃雷达站二次痕量证据提取报告高度加密摘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微距照片:一枚融化的金属残片嵌在焦黑的泥土里,本身已彻底变形。报告内容:
...废墟深处坐标:原脉冲发射阵列底座间隙米深处采集到变形金属碎片编号:R-Z-01...
...高能冲击融化残留...初步材质复原分析:基于分子排布模拟及残留元素光谱...复合型超强聚合物基底...外层镀有非标准碳化硅/铱合金特殊晶体结构...
...关键点:R-Z-01核心层微刻蚀痕迹局部残存...经“星图”超解像技术重构...结构疑似能量导向回路...
...材质比对结果:R-Z-01基底聚合物与归档样本“米色风衣碎片图书馆事件遗留物-MF-F-01”基底聚合物...分子结构同源性%!外层特殊晶体结构镀层亦存在类同特征工艺一致性 > 92%...
...结论极高概率:R-Z-01载体碎片与威胁个体“图书馆监控者”代号:风衣男装备材质技术同源!确定“风衣男”为蜀中EDC分部毁灭行动直接或间接关联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