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10章 政策延续、后继有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来。

    刘清明看清楚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来人竟然是云州制药厂的副厂长蔡国强。

    他匆匆和祁卫国告了个罪,快步迎了上去。

    “蔡厂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蔡国强笑呵呵地伸出手,与他用力相握。

    “刘书记,你的英雄事迹已经在省里传遍了,我们厂里最近都在组织学习你的先进事迹呢。我就想着,假公济私,过来一睹全国十杰青年的风采啊!”

    刘清明笑道:“老蔡,你现在也会开玩笑了。”

    “一半玩笑,一半真事。”蔡国强说,“假公济私是玩笑,一睹风采可是真的。我那个宝贝闺女,听说我认识你,天天在家里闹着,非要我帮她要一张你的签名照呢。”

    刘清明说:“那简单,一会儿我给你写一张。谁让你是第一个来找我要签名的呢。”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笑声过后,刘清明带着他走向不远处的药材收购点。

    板蓝根是云岭乡秋收的最大一宗。

    在扩大种植面积之后,未来的产量只会节节攀升。

    蔡国强这次亲自前来,既是想亲眼看看云岭乡的实际情况,也是心里有些不踏实。

    毕竟当初签订的合同金额太大了,如果云岭乡这边不认账,或者找各种借口拖延、以次充好,那云州制药厂的损失就大了。

    他这个负责人的前途,也得搭进去。

    两人来到乡里最大的一个收购点。

    蔡国强看到,村民们用扁担挑着,用板车拉着,将一捆捆收割晾晒好的板蓝根送到这里。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材味道。

    他是个老采购,抓起一把样品,用手一捻,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就能判断出药材的好坏。

    云岭乡这批药材,根茎粗壮,干燥度适中,整体质量非常不错。

    这说明对方是用了心的,没有因为有包销合同就糊弄了事。

    这让他对接下来的全面合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刘清明说:“蔡厂长,我们乡目前的板蓝根种植面积在七千亩左右,明年开春,就能达到我们协议里约定的一万亩。今年是大丰收,农民们的收入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这也会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开荒种植的队伍里来。”

    他指着那些脸上带着笑容的农民。

    “除了板蓝根,我们还会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更多品种的药材。你现在看到了,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学习种植技术的热情也会更高。我们云岭乡,会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成本和质量优势。”

    蔡国强点头:“我看到了,刘书记。但我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这次来最关心的问题。”

    他看着刘清明,很认真地问:“你怎么保证这个良好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领导有一代的思路。如果你调走了,下一任书记不想搞药材种植了,那我们这个合同怎么办?”

    刘清明说:“所以我们要用合同的形式,把这个优势巩固下来。新书记不想种可以啊,先把合同上写明的天价违约金赔给我们云州制药厂。我们就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约束某些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

    蔡国强苦笑了一下。

    “刘书记,政府行为市场化,说得好听,执行起来太难了。公对公,谁也不会为了这点钱真的去对簿公堂,赔上自己的仕途前景。”

    刘清明说:“所以,这件事不光要有市场行为来约束,还要有上级组织来督促。清南市委市政府,不会允许一个乱来的新书记,毁掉一个已经成型的、能带来巨大税收和政绩的明星项目。”

    “清南市?他们会管一个乡里的具体项目?”蔡国强有些怀疑。

    刘清明肯定地说:“当然会管。云岭乡的政绩,不也是清南市的政绩吗?”

    蔡国强若有所思。“如果是这样,那确实可信度高了很多。不过,刘书记,我还是更相信你的个人操守,这比任何合同都更保险一点。”

    刘清明说:“我是组织的人,个人会有调动-->>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