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几乎都是贪污犯。
考成法实施以来,不少苦于没有政绩的御史也不再搞弹劾,反而主动向下抓着一些贪腐账簿不放,以此作为政绩。
这一来,自是不免查出不少人。
几乎可预见,时间越长,查出来的贪污犯越多。
毕竟,要是真论起来,宦海就没几个干净的。
不足几息,文书传下去。
“这么查,怕是要出事。”韩绛皱眉,沉声道。
宦海百官,真就没谁经得起查的。
要是真翻旧账,就连几位阁老也未必就经得起查。
“揪着旧账查,怕是不行。”吴充皱眉道。
以往,真宗皇帝治政也大肆查过旧账,罢黜吏员近二十万人。
要知道,彼时吏员也就不足六十万人,相当于有三分之一的吏员被“旧账”干倒。
余下的三分之二,也大概率都是有问题,仅仅是运气好,而非清廉。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百官恐惧,江山动摇。
如今,有着真宗皇帝的例子在先,要是也翻旧账,未免造成大肆恐慌。
朝廷上下,绝对炸锅!
“颁下一道政令,关于贪腐一事,以新政为界。”江昭早有预料,点头道:“以往之事,既往不咎!”
有些东西,还真就不好深查。
不是不能,而是没必要。
“这八九百人之中,三月十一以后贪腐的人,一概罢黜。”
“考成薄没有做好的人,一概罢黜。”江昭定性道。
几位大学士沉吟着,相继点头,执笔披红。
事实上,这样的判罚力度一点也不低。
这八九百人之众,起码有有三四百余人是在三月以后犯的罪。
三四百余人,约莫是汴京大小官吏的十分之一左右。
这样大幅度的贬官,注定惊起滔天波澜。
但,相较于查旧账而言,一刀切割无疑是更好接受一些。
都说了是变法,不惊起波澜,又怎叫变法改制?
两道奏疏都已传阅,江昭拾起方才执笔写的几道政令,传了下去。
约莫半炷香。
几位内阁大学士,不时皱眉,不时舒展。
文书之上,合计三道政令:
清丈土地!
交子银行!
重工商业!
江昭望向几人,面色平和。
关于吏治,短时间不会再颁下政令,以免政令过于繁杂,影响行政效率。
相性之下,关于商人的政令却是可就此颁下。
当然,也是一样的态度。
关于商人的政令颁下以后,短时间不会再颁下大方向上有关商人的政令,顶了天就是修修改改,细化一二。
“交子?”韩绛拾起文书,有些惊诧。
建国初期,益州有人认为铜钱太过笨重,不便大额交易。
为此,有几名颇有盛名的富商联合发行的了纸币,也即“交子”,持有者可凭交子到指定铺户兑换铜钱。
然而,时间一长,富商财力不足,甚至有卷款跑路的迹象,就此引发了信用危机。
天圣元年1023年,交子的发行权收归官方,朝廷于设立益州设立交子务,官方信用背书。
次年,首批“官交子”正式发行,规定了相应的纸制面额、流通期限和发行限额,并以铁钱为准备金,予以锚定。
截至目前,官交子的发行已有四十余年之久,已然流通至陕西、河东等路。
而结果嘛
朝廷没事就超额印发交子,并由此导致货币贬值,根本没有半分信用可言。
交子,已然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