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三十四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6k))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三月十一,两道政令自内阁颁下。

    权责细化,百司拆分。

    考成法,细化考绩。

    一时之间,上上下下,为之一震。

    权责细化,百司拆分,也即意味着一次性增添几万实权职位。

    不难预见,一旦实行下去,定是人人有权。

    不论大小官吏,或多或少都有机会掌控一定的实权。

    本来,这是相当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凡为官者,谁不想有点权力?

    就算是尸位素餐的散官、寄禄官,也绝对希望手上有点权力。

    权责细化,人人有权,无疑是一等一的大好事。

    可是

    除了权责细化的政令以外,竟然还有一道考绩细化的政令。

    考成法!

    凡是庶政,必得记于“考成薄”,任务的执行者、具体要求、限定时间,达成进度等,都得一一记下。

    立限考成,或优或劣,一目了然。

    政绩差者贬黜,政绩优者擢拔。

    不单人人有权,也是人人有责。

    并且,还有“连带追责制”,下面人没有执行政令,上司也得跟着一起受罚。

    这一来,无疑是让一些没有真本事的官吏为之心忧不已。

    凡是政令执行,登记在册,究竟有没有功绩、政绩,一目了然,再也并非是一句简单的“休养生息”就可含糊过去。

    权责细化、考绩细化、连带追责。

    海浪退去,谁在裸泳实在是再清楚不过。

    自此以后,要是真的办不了上面给的政令,恐怕真的会被贬。

    毕竟,上司有着连带责任,肯定会拼命催促、监察政令的执行。

    不能完成政令,也就相当于在拖上司的后腿,差到一定程度,恐怕上司都会主动上奏贬黜底下人。

    一时之间,市井朝野,官吏齐震!

    就在同一日,史上第一版报纸,就此发布!

    樊楼。

    丈许梨木长几,上摆小酒小菜。

    顾廷烨、王韶、梁昭、种师道四人相对而坐,不时持箸拈筷,把盏言欢。

    “上一次变法,距今已有近三十年之久。”

    梁昭抬起酒盏,抿了一口,叹道:“就是不知这一次,可成否?”

    历来,变法失败者,几乎都是一贬再贬,难返朝堂。

    江阁老,可是少有的通晓军政的内阁大学士,要是就此贬黜下去,拓土辽国估计是再难有半分指望。

    开疆拓土,恐成绝唱!

    顾廷烨、王韶二人相视一眼,皆是皱眉。

    沉吟着,王韶沉稳道:“以子川之贤能,官家之魄力,八成是可成的。”

    越是了解江昭,就越是知其视野、格局之恐怖。

    无论是秘密立储法,亦或是开疆拓土,无疑不彰显其几乎独一档的大局视野以及抓准时机的本事。

    至于官家赵策英,可谓是立国百年以来最有魄力的君王,就连与太祖皇帝相较起来恐怕也是不分伯仲。

    熙丰开边,三十万大军执掌于一人之手,让其总领熙河。、陕西二路一切军政要务,并力排众议、罢免常朝,坚决不让外戚、文臣入边制衡。

    这样的做法,可不单是有信任就行,更是得有魄力。

    中宫废后、重罚两浙,巡查两京一十四路,也无一不是极具魄力的决策。

    君臣二人,一人为庶政大才,一人极具魄力。

    这样的组合,多半能成事。

    “财政赤字,已是社稷动荡之危机,不可不变。”

    顾廷烨肃然道:“子川,定然能成事!”

    梁昭一诧,望了望两人。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