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点头,望向顾廷烨、姚兕二人。
姚兕面色凝重,眉头紧皱,俨然是有些迟疑。
说实话,起初去扼守北门,他仅仅是想要搏命夺得一点功绩而已,真没想到能杀李谅祚。
猛地立下泼天功绩,察觉到不少人的目光,姚兕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究竟是该争,还是不该争?
首功,估摸着得封爵吧?
右首,顾廷烨沉吟着,持手一礼,就要退步。
单论影响力,阵斩国主,的确是相当厉害。
若非李谅祚遭到阵斩,开疆拓土绝对要困难不止一筹。
史书上,关于阵斩国主的功绩,往往定为奇功,其中不少更是被定为首功。
为新人让路,未尝不可。
然而,手方一抬,就有人及时打断:“顾将军!”
一声惊呼,几十人齐齐望向顾廷烨,又望向呼唤之人。
顾廷烨一怔,回首望去。
永昌伯爵伯爵庶长子梁昭!
“你衣领乱了。”梁昭提醒道。
顾廷烨暗自一叹,点了点头,持礼的双手摊平,顺势理了理战袍。
不少武将,亦是齐齐望向顾廷烨。
显然,相比起姚兕,他们更钟意于顾廷烨。
一则,姚兕不能服众。
阵斩国主,自是一等一的功绩。
可说到底,就是北门拦人,运气好杀掉了李谅祚而已。
真要是论起来,北门拦人是江尚书的决策,这功绩是不是得有大半流向主帅?
流矢击中李谅祚,可破鹞弩是种师道献上的东西。
要是没有破鹞弩,姚兕也不可能相距三四百步就射杀了李谅祚,功绩是不是得有一部分流向种师道?
也就是说,姚兕单纯是射杀李谅祚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阵斩国主,含金量自是不低,可也没想象的高。
起码,在姚兕这里是这样的。
从本质上讲,其作用与杀了项羽的小兵没有差别。
区区一个执行者就是首功,怎能服众?
相比之下,顾廷烨阻断粮草,参与拓土两州可都是核心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不阻断粮道,李谅祚肯定不会被逼到绝境。
二则,要是顾廷烨为首功,受到的封赏力度一定更大。
姚兕为首功,受到是赏赐纯粹就是首功该有的赏赐,甚至可能要大打折扣。
毕竟,一介无名之辈,要想一次性就受到泼天赏赐,怎么可能?
昔年,王韶拓土四州,赏赐的是流爵太原伯。
姚兕为首功,却朝中无人,怎么着也不可能超过这样的力度吧?
可顾廷烨不一样。
顾廷烨是小阁老的核心班底,还是武将勋贵的代表人物。
一旦顾廷烨受赏,肯定有大量的武将勋贵为他争取赏赐力度,甚至就连文臣也会松松口。
新帝登基,亦是得拉拢武将勋贵,顾廷烨就是受拉拢的对象之一。
新帝肯定也会赏赐更重。
一样是首功,顾廷烨得到的赏赐绝非姚兕可比。
边疆征战,首功上限越高,底下人受到的赏赐也就越是丰厚。
顾廷烨是首功,大伙都能受益。
姚兕是首功,依着文官的性子,肯定是往下压一压赏赐力度,大伙甚至都得被拖累。
相性之下,无论是从利益考量,亦或是单纯的服众,众将都更希望顾廷烨为首功。
梁昭不喊住顾廷烨,其他人也会喊住他。
论功行赏,说是论功,但实际上显然不是单单考虑功绩就行。
一声呼喊,姚兕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