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零一章 命妇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盛明兰持手一礼,回道:“官人受恩于陛下,效忠王事本是本分。妾身未有从军报国之能,唯有焚香告于神明,祷祝王师荡寇安疆,将士平安凯旋。”

    “盛氏一门,尽是贤妻,盛郎中真是教女有方啊!”

    太皇太后欣然点头,招手道:“近来,哀家得了一支金钗,一支玉簪,所谓金钗玉簪赠贤妻。”

    话出一半,已然有宫女走近,向二女呈上檀木盒。

    太皇太后继续道:“日后,辅佐好丈夫,便是为朝廷尽了心,效了力。”

    盛华兰、盛明兰齐齐一拜:“臣妇,谢过大娘娘。”

    “嗯。”

    太皇太后欣慰点头,压了压手,示意两人不必繁琐礼节。

    不少诰命夫人暗自相视,面有恍然。

    金钗、玉簪,几乎是大娘娘一说就有人呈过去。

    从反应时间来讲,肯定是早就准备恩赏下去。

    也就是说,不管盛华兰、盛明兰说什么,都会得到金钗、玉簪的恩赏。

    当然,这也不奇怪。

    一则,命妇圈几乎都是四五十岁的妇人,鲜少添上新人。

    新人参加命妇宴,太皇太后有意施恩,熟络一二,并不奇怪。

    二则,两人的丈夫都是国之重臣。

    小阁老江昭,要是不出意外,“小”字是稳稳的去掉。

    从官家的言行来看,可谓是非常倚重、信任于他。

    若非是江昭上奏先帝,并献出秘密立储法,官家断然没有可能登基。

    “好圣孙”之言论,熙河历练,皇宫授课,都是以江昭为主导。

    与其说大相公韩章,以及几位内阁大学士是托孤大臣,不如说江昭才是真正的托孤大臣。

    说句不夸张的话,江昭入阁乃至于忝居大相公都是常理之中的结果。

    要是他仅是入阁,而不擢拔为大相公,那才是稀奇事。

    也就是说,盛华兰的丈夫,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内阁大学士、乃至于大相公!

    这都不是重臣二字就可简单概括的。

    宁远侯顾廷烨,为军方三巨头之一。

    熙河期间,五位宗室都有一位“上司”。

    恰好,顾廷烨就是官家的上司,两人肯定没少相处。

    手握开疆拓土的功绩,且是小阁老扶持起来的武将,又有官家的信任。

    但凡不出什么差错,顾廷烨甚至都能争一争武将之首。

    小阁老、宁远侯,都是新帝信重的重臣。

    大娘娘有意向两者的妻子施恩,实属常情。

    二女恭谨的收下恩赏,不少诰命夫人眼中艳羡。

    这么年轻的诰命夫人,真是风光无限啊!

    太皇太后曹氏面上含笑,瞥了一眼皇后高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皇后,不趁机赐下金银首饰?

    举荐外戚入边一事,虽然还没有落下帷幕,但已经出了结果。

    官家撑住了压力,注定了外戚入边不可能成功。

    幸而,作为太皇太后的她,因顾虑祖孙关系的缘故,并未表态,也并未劝谏。

    相反,皇后的劝谏就非常积极,甚至一度毫无母仪天下的风范,使得皇帝不再临幸皇后。

    帝后失和,那就得赶忙弥补。

    弥补方式,不外乎是向官家示好,以及彰显母仪天下的风范。

    趁着腊日节,拉拢边疆重臣的妻子,可不就是彰显母仪天下风范的最好时机?

    太皇太后足足瞥了孙媳妇高氏两息,却也不见高氏有任何反应,不禁暗自皱眉。

    不愧是小地方的破落户,何来母仪天下的风范?

    就这反应水平,宫斗肯定不太行。

    宫斗不行,没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怕是难以长久居于皇后之位-->>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