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强势的赵策英!北伐!(二合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那就得真的让士卒心中受到鼓舞,平添干劲。

    其二,士卒信服主帅。

    简单的鼓动士气,顶了天就喊上一二十息。

    五六十息,绝非是简单的鼓舞士气可以达到的程度。

    无论是谁,真的大喊上几十息,肯定嗓子干涩不舒服。

    而士卒之所以持续喊,那就是纯粹的给主帅面子。

    更确切的说,那叫信服!

    包顺暗自一惊。

    江子川,影响力这么大吗?

    “诸军听令!以战止戈,就在今日!”

    “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声声怒吼,震彻云霄。

    单是提振士气的口号,就喊了百十息而不见衰弱。

    “以主帅的声望、履历、功绩,闻之者无不心生钦佩。”

    “服众十万,不足为奇。”

    包顺身旁,王韶见他惊诧,不禁出声解释道。

    嘉佑八年,实为百年国祚以来唯一一次开疆拓土!

    开疆拓土,不世功勋,“江昭”二字早已传遍天下。

    上至八十老人,下至三岁孩童,大都能说上一些关于江昭的事迹。

    文可治国,武可开疆。

    这样的人物,自是受到社会的推崇。

    对于屯兵士卒而言,“江昭”二字就更是意义非凡。

    屯田之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大头兵。

    熙河开边,大头兵人均五六十亩田地。

    须知,这可是五六十亩。

    五六亩地就可养活一人,五六十亩地足以让屯田士卒过上“富足”的生活。

    如今,举兵北伐。

    要是这一次也积攒几十亩地,那可就是百亩地。

    百亩地,那可就是富农!

    说不上逆天改命,但也差不了多少。

    如此,怎能让人不信服?

    这是真能发财!

    包顺了然,默默的望着。

    紫袍飞扬,江昭负手立于校台,如孤峰擎天。

    十万士卒,肃杀惊天。

    誓师之声,长久不息。

    中军大帐。

    丈许长案,上置一幅“大周-西夏-吐蕃”堪舆图。

    江昭、王韶、章衡、种谔四人围聚,不时指指点点。

    自四人以下,文武分列。

    武将约莫三十人,以张鼎、包顺、郑晓、姚兕、杨文广、郭逵几人为首。

    熙河开边,受益了一批文臣,自然也有相应的武将受益。

    除了王韶、顾廷烨、种谔几人一跃而起以外,也有一些不大不小的老一辈武将趁势而起。

    一如姚兕、杨文广、郭逵三人。

    姚兕是平民子弟,擅长射箭,深谙领兵之道,一步一步爬到五品武将的位子。

    杨文广是杨家将三代核心子弟,忠武侯“杨六郎”杨延昭之子。

    即便杨家将已经衰落,但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杨文广走武将路,可谓相当顺畅。

    郭逵曾是殿前司侍卫,治平二年拜从五品枢密都承旨,入边为官。

    这几人,都是近几年的边疆兴起人物。

    文官一方,亦是三十人左右。

    以安抚使张方平、副使许志二人为首。

    章惇、薛向、沈括、曾布几人,都是任职一州知州,需得治政一郡,却是没法入帐。

    “除了邈川、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