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朝堂官员变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当然,天底下倒也并非没有长期上位的百官之首。

    赵普,上任九年。

    薛居正,上任八年。

    卢多逊,上任九年。

    吕夷简,上任七年。

    这几人,都是任职时间较长的百官之首。

    除此以外,前任宰辅大相公富弼也上任七年之久。

    是以,八年任职百官之首的韩章,已然是相当罕见的存在。

    甚至,完全可以说他进入了“权臣”阶段。

    韩章批示文书,江昭则是端着一杯清茶,手持批示过的内阁文书,默默观读。

    历来官员入京,最重要的就是得了解朝堂局势。

    有着一位百官之首的老师,江昭要了解朝堂局势无疑简单不少。

    观阅内阁文书即可。

    一份,两份,三份.

    半响,江昭长长舒了口气。

    这几年,朝堂变化不小,老一辈的内阁大学士相继退位。

    内阁大学士文彦博,不幸被党羽牵连,遭到弹劾。

    河北路转运使李参,治河事务上存在不小的过失,甚至造成了小规模的百姓起义。

    这一来,自是遭到言官弹劾,

    结党谋私、掩盖过失、平庸无能等十余条罪名,甚是吓人。

    转运使,正四品实权大员,为一路三把手。

    这样级别的故吏,文彦博手底下也就两手之数。

    如此,自是书信一封问清缘由。

    结果,李参撒了点“小谎”,让文彦博误以为过失不大,纯粹是言官夸大其词,便倾力维护。

    一方面,为了不失党内人心。

    一方面,也是真的想要保住李参,这可是正四品大员,即将身披紫袍的存在。

    一经维护,官家自是让人去调查。

    一查,河北路的确有大问题,甚至到了要举兵平叛的地步。

    如此,文彦博受到牵连,被人参奏“朋邪”,视为与李参有不正当政治勾结。

    文彦博受到参奏,心中不安,主动几次上奏辞职,最终罢去了阁老之位,授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六十岁的老人,理论上已经没有了起复的机会。

    当然,谁能想到文彦博能活九十岁呢?

    文彦博一退,未免平生波澜。

    好在,文彦博一系,人才济济。

    此前,同系的曾公亮官居吏部尚书,经党羽支持,就此入阁顶替。

    内阁大学士王钦若,年迈致仕,同系曾任职户部尚书的张昇入阁。

    内阁大学士申伯远,年迈致仕,同系曾任职工部尚书的吴充入阁。

    富弼一脉,此前入阁的赵概致仕,曾任职刑部尚书的欧阳修入阁。

    庞籍一脉,庞籍致仕,人才缺缺,受了韩章打压,王尧臣入阁。

    王尧臣,入了阁!

    内阁六把椅子,韩系占据了两把!

    除了老一辈的人物致仕、上位。

    新一代的狠人也渐渐崭露头角。

    文彦博一脉,四十五岁的王安石起势。

    六年以前,王安石入京,已然是正五品的馆阁校勘。

    三年以前,王安石经擢拔,连跳两级,已然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

    过些日子,又是一次政绩大考。

    要是不出意外,此人将身披紫袍。

    此外,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年仅三十九,官居五品,不乏起势的迹象。

    富弼一脉,五十四岁的韩绛起势,为从二品封疆大吏入京,暂任权知开封府,从二品。

    五十四岁的陈升之入京,官居正三品吏部左侍郎。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