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七章 熙河现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两面夹击,是以表现出了些许亲周态度。

    这就够了!

    这可是上一任首领的幼子,这一任名义上的吐蕃首领。

    这样的人物,态度摇摆不定,足矣!

    “联系上董毡,让他派个勉强有点话语权的人过来。”江昭吩咐道。

    “是。”小郑将军连忙点头。

    “熙河路的士卒还有多少?”江昭又问道。

    二十万边军,本来是单独镇守陕西路,防范西夏,如今得镇守陕西、熙河两路。

    相比起以往,陕西路镇守的士卒肯定少了不少。

    这也就怪不得英国公心慌。

    陕西路出了问题,就是西夏正面入侵,熙河路出了问题,就是丢失近百年国祚的首次拓土疆域。

    “九万余。”

    “九万?”江昭缓缓点头。

    这个数目,算是非常充足。

    毕竟,相比起西夏,吐蕃无疑是要弱上不少。

    要是算上俞龙珂包顺部落的十余万士卒,可就是二十万边军,镇压吐蕃,根本不是问题。

    事态尚且可控,并未发生战事,十几位官员都明显松了口气。

    要知道,熙河一路新建,基本上就配置了主管官员,底下的县、乡官员,办事小吏,都尚未配好。

    可以说,熙河一路,都还运转不起来。

    缺官员、缺小吏、缺百姓。

    要是猛地来一次大的突袭,还没足够的力量防守,那可就不太好办。

    “州郡官员,都去往州府上任吧。”江昭吩咐道。

    熙河路,汉人百姓几乎没有。

    不过,河湟地区一向肥沃,致仕吐蕃百姓不少,起码是两三百万之数。

    特别是俞龙珂部落,养得起十余万士卒,已然是百万人口的部落。

    作为边疆,这个数目的百姓已经相当客观。

    “是。”几人齐齐点头,起身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你们也去忙自己的政务吧。”江昭望向章衡、王韶、顾廷烨等人。

    几人若有所思的望了一眼五位宗室,齐齐行礼,退了下去。

    十几人一走,厅内唯有张载、禾生、程颢几人。

    这几人都是起“秘书”的作用。

    几位宗室相视一眼,齐齐端坐。

    要是不出意外,接下来就是他们的职务问题。

    “按理来说,以几位公子的身份才学,哪怕没有治政经验,安排个四五品的官位,也实属常情。”

    江昭温和的赞誉了一句,话音一转:“不过,官家特意吩咐,须得以七八品的官位,方才有历练之效。”

    几位宗室,齐齐面露期待。

    这还真就是几人首次掌权。

    公子哥手底下有奴仆是一回事,独自掌权又是一回事。

    “依江某之见,不若都定在从七品。若是治政,可为一县县令;若是治军,则为一营指挥,合五都,五百人。”

    “不知,几位公子,意下如何?”江昭淡淡一笑,平和问道。

    不管几人是选择治政,亦或是掌握军务,他都会派遣一些人协助。

    选择治政,那就派遣副官治政,不说立下什么政绩,起码不祸害百姓。

    选择掌握军务,那就派遣得力的士卒保护一二。

    “甚好。”五人齐齐点头。

    “那几位公子,作何选择?”

    “县。”

    “县。”

    “军。”

    “军。”

    兖王之子赵士翊、邕王之子赵士骞,两人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治政一县。

    两人都是娇生惯养,实在是吃不了什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