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五章 开疆拓土,非一代可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吕夷简与庞籍是一系的人物,也是这一脉曾经的党魁,兼之吕公著受过庞籍简拔,双方倒也算得上是一路人。

    不过,他才正四品。

    要想无缝衔接的从庞籍手上传承党魁之位,不太可能。

    相较而言,这是个烂摊子。

    半响,吕公著长长一叹。

    “唯有,走一步,看一步。”

    韩府。

    书房。

    韩章手持书卷,不时翻阅一二。

    江昭手执毫笔,沉着心练字。

    “边疆动荡,官家要你迅速赶过去,实属常态。”韩章放下手中书卷,出声道。

    江昭沉吟,放下手中毫笔,叹道:“考验将来的皇太孙,弟子何德何能?”

    “可谓是如履薄冰啊!”

    “这是好事。”韩章摆摆手,摇头道:“以你的水平,应付几个小一辈的宗室,根本不是什么难题。热情、礼貌、知心。日后,无论是谁登基上位,都得承你的情。”

    江昭一笑:“有老师宰执天下,兼有秘密立储法,弟子就算是不考验将来的皇太孙,他们也得承弟子的情。”

    韩章缓缓点头。

    的确是这个道理。

    秘密立储法,就突出“储君不显”的特点。

    日后,无论是谁通过遗嘱成功上位,都得承江昭一份情。

    “老师以为,官家为何特意让几位宗室入熙河边疆生活?”江昭反问道。

    “考验。”韩章简短的答道。

    眼下,几位宗室都没有特别突出的人选。

    兖王狂妄、邕王无德,赵宗谔性子偏软,赵从式拉拢朝臣,有野心而无能力,赵宗全太祖血脉、存在感偏低。

    既然没有突出人选,肯定得从其他方面适当甄选一二。

    太孙一辈,无疑就是考验的对象。

    通过子嗣,也能适当体现父亲的优缺点。

    “要依弟子之见,官家还有可能是想要知道谁人富有武德,有望收拾山河。”

    “说到底,开疆拓土得到了新的疆域,还是得相当一段时间消化。要真正收复燕云十六州,乃至于大败西夏、辽国,并非一代人可达成。”

    “官家,老了!”

    说着,江昭望向了老师,目光灼灼。

    但凡不是蠢人,就可知晓往后的二三十年,绝对是开疆拓土的最佳时机。

    一则,历经官家修养生息几十载,大周已然积累了不菲的底蕴。

    二则,以江昭为首的一波人,证明了开疆拓土的可行性。

    历来,开疆拓土,必得有天时地利人和。

    江昭、王韶、顾廷烨等人的组合,就是人和。

    几人证明了新生代的年轻人,皆是足以开疆拓土的猛人。

    既有资源,又有筹谋布局、文武双全的一代天骄。

    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不知道下一个机会是何时。

    可惜,官家已经老了!

    是以,就得需要下一任皇帝武德充沛,乐于开疆拓土。

    官家特意让几位宗室入熙河路生活,未必就没有观察这方面潜质的意向。

    韩章皱眉,摇了摇头。

    这个说法其实还行,也挺有道理。

    不过

    “开疆拓土还是得君王支撑,而非太子。”韩章沉声道。

    历来,太子都难当。

    指望太子支持拓疆,不可能!

    皇帝也注定不允许太子掌握边军。

    江昭瞥了一眼,淡淡一笑。

    “此前,官家读了《汉书》,观成帝、昭帝的事迹,久久不忘,私下召见过我,命我外放临行前给个解答。”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