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灵儿亲自的带领下,马六甲海军迟迟无法登上二号舰。
而船上的火炮还在持续射击包围圈外围的爪哇快艇,一时间马六甲海军被打的方寸大乱。
而洛尘连同另外两艘战船在稍作休息重整旗鼓后,重新列队返回了战场。
马六甲海军由于要围捕二号舰,已经变成了混乱的密集阵型。这种阵型使得洛尘的火炮效果大大提高。
两刻钟后,随着马六甲外海的六艘老式战船加入战场。
仅剩五余艘快船的马六甲海军退回港口,被包围的二号舰也顺利脱险。
随后洛尘集结远征舰队十艘战船堵在马六甲海港的外围,持续向里边幸存的舰队射击。
马六甲人在大型旗舰的掩护下,想要重新出港,但港口被沉船残骸堵塞,马六甲海军只能被动挨打。
持续打击到黄昏,随着马六甲海军的大型旗舰沉没,这场战役以零比一百的战损而结束。
七日后,沿着航线缓慢航行的运输船队抵达了马六甲外海。
洛尘亲自率两千部队登陆作战在港口外围的海滩登陆。
马六甲王国出动了一万士兵前来进行滩头阻击,但随即便遭到了洛尘舰队的远程打击。
马六甲军阻击失败后,双方在开阔地进行正面交战。
洛尘率领五百骑兵从侧后方迂回,马六甲军从未和骑兵进行过作战,遭到前后夹击后,立刻全面溃败。
两天后,洛尘率军攻入马六甲王城,俘获被困在港口船坞的二十余艘战船。
马六甲苏丹,及其贵族,连同阿拉伯大祭司全部逃往半岛靠近大陆的深处。
一个月后,马六甲海战的消息随着海商传遍了世界。
零比一百的战绩不仅颠覆了南亚各区域小国的三观,即便是唐国和天竺这些大国,也不敢相信这场战斗的真实性。
但随着持续不断的消息传回,各国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并对自身战略进行调整。
其中反应最大的就是和洛尘持续作对的朝廷。
在得知洛海王船队实力如此之强后,朝廷停下了秋季再攻的澎湖岛的计划,转而采用更加温和的经济包围战。
朝廷将作战重点从打击洛海王船队,变为打击接受洛海王船队庇护的商船,以此来动摇洛尘船队的经济。
在朝廷的干预下,洛尘船队从唐国本土,高丽,倭国等三个方向能够获取的收益在不断减少。
但洛尘在马六甲取得胜利,却从另一个方向为船队提供了远超朝廷想象的财富。
建元二年,十一月初。
随着马六甲王城的丢失,马六甲王国不得不承认自身的失败。
为了保持政权的存在,马六甲王国决定同洛海王船队进行和平谈判。
洛尘为了尽快将战争红利变现,缓解船队的财政危机,也同意进行谈判。
洛尘在和平条约中提出,马六甲王国若是想要继续存在,就必须割让包括马六甲王城在内的主要港口和城市。
以上城市和港口虽已在洛尘手中,但马六甲的苏丹想要个面子。
他表示输成这样子太难看了,希望船队能够宽容一些。让回一些利益,好让他们能够给国民一个交代。
洛尘听后决定给对方一个面子,在条约中将割让改成了租借一百年。
随后洛尘同马六甲王国正式签署了《马六甲条约》
条约规定,马六甲王国除了免费租借港口城市外。
其余内陆各城市必须对拥有洛字旗的商队进行开放,且商人待遇要和马六甲商人的待遇相同,不得进行歧视。
同时马六甲苏丹需要为此次战争为期二十年的赔偿,赔偿金额相当于过去三年马六甲财政的一半。
在补充附件中,洛尘还强调了外交和司法问题。
若将来马六甲王国有新政策惠及阿拉伯商人,洛海王船队一样均沾。
洛海王旗下人员在马六甲王国犯罪,马六甲王国无权审判,需要交由船队进行审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