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毅毫无悬念的获得了菲尔兹奖,但让陈辉诧异的是,
第三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并不是王虹,而是Jacob Tsimerman,一位加拿大数学家,他证明了安德烈-乌尔特猜想,在代数数论与算术几何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近十年数论领域最耀眼的研究者”。
同样,第四位获奖者同样不是王虹。
而是美国数学家John Pardon,他解决了Gromov提出的结节扭曲问题,在辛拓扑与切触拓扑领域拥有一系列重大成果。
这个结果无疑让很多华夏数学家大感意外。
因为无论是雅各布证明的安德烈-乌尔特猜想,还是吉姆解决的结节扭曲问题,与三维挂谷猜想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因为三维挂谷猜想已经横亘数学界百年,解决它还更有历史意义,理应是得奖的。
没想到最后竟然落选。
“不用为我感到难过,意料之中的事情。”
王虹自己倒是很看得开。
陶哲轩拍了拍陈辉的肩膀,隐晦的提醒到,“毕竟这是国际数学家大会,要是这一届菲尔兹奖你们华夏有三人获奖,怎么也有些说不过去。”
总的来说,菲尔兹奖还是公平的,说到底还是王虹的成果有些不上不下了,如果她证明了千禧年难题,这块奖牌怎么也轮不到别人。
可现在,与三维挂谷猜想同级别的成果,的确还有不少。
不止是雅各布和吉姆,还有俄罗斯数学家Alexander Efimov,在导出代数几何和同调镜像对称猜想,备受同侪赞许“原创度与广度兼备”,保加利亚裔数论新秀Vesselin Dimitrov,在高维哥德巴赫型猜想上有不小的成果,芝加哥大学的华裔邓雨,贯通流体三大方程,与合作者攻克希尔伯特第六问题……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陈辉轻叹一声,索性王虹才34岁,下一届菲尔兹奖依旧是有望拿奖的。
菲尔兹奖之后,颁奖仪式并没有结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除了菲尔兹奖,还有高斯奖,陈省身奖,奈望林纳奖。
颁奖仪式结束后,又是一场盛大的晚会。
陈辉没有加入这场狂欢,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唤出了数据面板。
菲尔兹奖的奖金只有万加元,相当于8万左右华夏币,对于此时的陈辉来说,不值一提,但获得的自由属性点,却大有用处。
略一思考,陈辉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判断力,给我加点!”
陈辉冥冥中有种感觉,判断力将会有大用,这种感觉指引着他不断提升判断力。
可惜,随着判断力的提升,给判断力加点并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了。
然而,他的身影很快被发现。
陶哲轩与舒尔茨率先走来,陶哲轩举杯笑道:“辉,今晚你可不能躲清闲!”
舒尔茨则意味深长地补充:“你的获奖感言里那句‘微小的连接’,让我想起你上次提到的拓扑学灵感——看来我课题又有新方向了,有兴趣合作吗?”
维拉尼教授端着香槟加入谈话,他轻拍陈辉的肩膀感叹,“年轻人,你让这枚奖章焕发了新的光彩,不过我更期待你接下来辉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的确已经有了些想法,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
陈辉微笑回应。
角落的互动逐渐吸引更多学者。
俄罗斯数学家Efimov上前探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在流体边界的新应用,袁新毅则被一群年轻学者簇拥着走来,师生二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
……
蓉城,清风时代城,晚上七点,
李天华坐在客厅沙发上,电视里响起熟悉的声音,噔噔蹬蹬,新闻连播开始,这是李天华最近才养成的习惯,每天关注点家国大事,第二天去了学校就能跟同事们吹吹牛了,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吹这些方面的牛。
当上实验室管理员后,他的空闲时间明显变多了,不仅周末双休,晚上也大多数时候都不用去学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