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07章 凝聚态数学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为了生存,也不得不俯身饮用,哪怕知道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当然,陈辉现在的做法并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遗症,他还在数学大厦已知的范围内摸索,只需要以后补全其他部分,同样可以稳固根基。

    时间缓缓流逝,合上论文,闭目在脑海中回想这篇论文的内容。

    舒尔茨和克劳森发现,传统数学中几何、泛函分析和p进数等领域因概念差异难以兼容,而朗兰兹纲领虽试图统一数论、代数几何与群表示论,但对更广泛领域的整合仍显不足。

    为此,他们提出凝聚态数学,试图通过拓扑结构的重新定义,揭示不同数学分支间的深层联系,最终实现从几何到数论的“大统一”。

    而凝聚态数学的关键在于重新定义拓扑,这是现代数学的基石!

    传统拓扑关注形状的连续变形,而凝聚态拓扑通过引入更抽象的数学对象,比如凝聚态空间,将几何、分析等领域中的类似现象统一为同一框架下的实例。

    比如,不同领域中的“近似同构”现象可通过凝聚态拓扑解释为同一数学结构的体现。

    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证明凝聚态数学的核心定理。

    它为解决长期存在的数学难题提供了新工具,例如,它简化了p进数算术中的复杂问题,并为数论与几何的交叉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很有意思!

    陈辉睁开眼,颇有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就像是听到好听的音乐会有余音绕梁的幻觉一般。

    但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现在并没有完全吃透这篇论文,还有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这篇论文不是他现在能够触碰到的高度,他不过是奋力跳起来去窥探了一番那个世界而已。

    陈辉也不在意,只要能提升熟练度就行。

    他还有很多时间!

    不过接下来也没必要死磕凝聚态数学,可以去找找稍微简单些的论文,争取垫着脚尖能够看到的程度,或许学习效率会更高。

    当然,方文建议的凝聚态物理的数学知识,也要研究研究。

    室温超导,可控核聚变,对他同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哪怕,不为了挣钱!

    后方,原本还在腹诽的邓乐岩忽然皱起眉头。

    看到陈辉那专注的模样,他感觉内心忽然也平静下来,他现在也有些动摇。

    或许,那家伙真的能够看懂?

    那种专注的神态,是装不出来的。

    收敛住杂乱的心思,他重新拿起《命题人讲座》,不管别人怎么样,他这次CMO必须拿到金牌前六十,再冲进IMO!

    “好了,大家准备好身份证,准备登机了。”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马景堂才拍了拍手,对周围的参赛人员说了句,然后一大堆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去到登机口排队。

    CMO是7月10号开始,但是9号就要报道,他们提前一天过去适应环境,争取能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

    CMO是以省为单位带队参加的,蓉省自然由蓉省数学会组织。

    原本这种事也轮不到马景堂,但今年毕竟不一样,他也是静极思动,决定亲自带队。

    这次蓉省参赛选手有30名,再加上各自教练以及数学会的几位工作人员,接近五十人,一行人呜呜泱泱的上了飞机,差不多给这架空客330宽体机的经济舱占了小半。

    上了飞机后,陈辉从书包中拿出一本黑色封面的大部头出来,放在小桌板上,再次沉浸到了学习之中。

    这是东瀛著名数学家小林昭七的《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Lie Groups》,这本书深入讨论纤维丛与联络理论,正是凝聚态物理需要用到的知识,说起来这本书还是方文从蓉城大学图书馆帮陈辉借出来的。

    凝聚态物理主要涉及代数拓扑、范畴论与高阶代数,范畴论与高阶代数这些正好是陈辉擅长的领域,拓扑倒还需要再恶补一番。

    不止是凝聚态物理需要用到拓扑,彼得舒尔茨提出的凝聚态数学中,拓扑同样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拓扑可以说是已经成为当今数学必-->>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