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 坎坷的心里历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并为他们点出小说中的不足之处。最后,还破天荒地一人收了一篇小说,算是做了顺水人情。

    “你们这两篇短篇小说写得不错,我就收下来了,你们把收件地址留下,等主编审过稿后,稿费就能邮寄过来。”

    两人感激道:“谢谢何编辑。”

    他们的作品要是能顺利在《故事会》发表,也算迈入作家的门槛。这要是传出去,不知道会羡煞多少人。

    查剑英和陈建公得偿所愿,又见何成伟找胡为民有事,便不再久留。

    两人离别时的感激之情,不用再提。

    等两人走后,何成伟也不装了,他哭丧着脸道:“胡老师,是我们《故事会》哪里做的让你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这话从何说起?”胡为民看他那张苦瓜脸和那哀怨的语气,有些哭笑不得。

    “《甜蜜蜜》啊!”

    “咦,你在沪上也知道这部小说?”胡为民有些意外。

    何成伟道:“胡老师,你都不知道你这部小说有多火,我刚下火车,就听见燕京城的百姓都在议论这部作品!”

    说到这里,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胡为民撮口茶后,淡淡道:“我这也是试水之作,没想到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试水之作都能造成这般反响,胡老师,您太低估自己的实力了!”何成伟感叹道。

    “唉,胡老师,这么好的作品,您怎么就没想着投给我们《故事会》呢?”

    “嗨,也是碰巧。当时青年报的记者正好采访我,说起了我写的小说,后来呢,他们编辑部找我约稿。那时候我刚向你们杂志社投了几篇稿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写一篇中篇小说过渡一下。”胡为民摸了摸下巴,咧嘴一笑,

    “当时写《甜蜜蜜》真是游戏之作,我也没想过能火。再者,小说刚连载时还闹出过风波,我要是投你们杂志社,还真不一定能过稿。”

    “这样啊,那真是机缘巧合。”何成伟感慨一句后,眼神带着希冀,问胡为民:“胡老师,既然《甜蜜蜜》的首发选择了《燕京青年报》,那杂志上的刊载,不知道能否考虑我们《故事会》?”

    胡为民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反问道:“你不介意这部小说的首发,不是在你们的杂志上吗?”

    “不介意,只要是胡老师的作品,哪怕能转载,我们都心满意足了。”何成伟奉承道。

    “何编辑还没看过《甜蜜蜜》的完整吧,难道不怕后面写得一塌糊涂?”

    “不怕。”

    何成伟态度坚决,实际上,从燕京城读者给的反馈来看,这绝对是一本神书,还是手快有,手慢无那种。

    胡为民大笑道:“哈哈,既然何编辑不怕,那我也不介意再卖一次。”

    反正他和青年报那边谈的时候有过约定,对方不能阻拦他将作品授权给其他杂志社刊载。

    现在,既然有人送钱来,他哪有不收的道理。

    “哎呦,谢谢胡老师!”

    “先别谢,我和青年报有约定,只有等青年报这边连载完,其他杂志或报纸才能开始第二次刊载。”

    “我们这边没问题。”何成伟爽快答应道。

    接着,两人又聊到稿酬。何成伟做主,《甜蜜蜜》的稿酬还是按照最高标准支付,也就是三百五十块钱。

    这笔钱大概率是明年支付,胡为民还是不用交税。

    唉,要是可以,他宁愿多交税。

    他记得明年国家就要出规定,提高作家的稿酬标准。

    没记错的话,最高稿酬会从现如今的千字七元,提高到千字十元。

    除此之外,还会恢复使用基本稿酬与印数稿酬相结合的方式。

    这是距离79年最近的一次稿酬提升,下一次提升标准,就要到四五年后了。

    何成伟拿下胡为民的这部中篇小说,心里已经乐开花。

    他将杯中水一干而净,好不惬意。

    初步达成意向后,胡为民从书柜里取出《甜-->>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