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百万份保底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br>     这过的都是什么生活啊!

    有些读者羡慕的眼睛都快红了,他们是一点都没质疑小说的真实性。

    不过,很快他们就冷静了下来。

    因为小说里不止描写了美利坚资本家的奢靡生活,同样着重描写了底层人民的艰苦。

    “李家这辆加长林肯的司机是一位从中國偷渡而来的男性,他叫李勇,今年41岁。和传说中的遍地是黄金的美利坚相比,现实这里并不好,或者说对华人移民并不友好。”

    “在偷渡来纽约后,他在唐人街的血汗餐馆工作,这里的地下赌场会向华工放贷,年利率达300%,还不起债的工人被迫签下器官捐献协议。他刚来的时候欠了钱,以至于在餐馆打工的收入绝大部分都要用来还债。”

    “后来,他还因为其他移民的挤压,丢掉了餐馆的工作,没有住所的他,只能蜷缩在油毡布帐篷里。更倒霉的是,还被隔壁非裔流浪汉偷走了他最后一罐罐头。要不是李家的收留,他已经冻饿而死。”

    “他很感恩,和他所知道的那些美利坚流浪汉相比,他是幸运的。”

    小说里的种种描写,让刚才还在做梦的读者瞬间清醒。

    怎么美利坚的底层过得这么惨吗?

    虽然中國还不富裕,但并不会少了百姓一口吃的。

    所有人都知道,在现在的中國,并不存在失业一说,政府总会想办法给你安排工作的。也不会让你睡大街,虽然没有几百平的大豪斯,但二三十平的大杂院还是能住下一个可怜人。

    普通读者们心有戚戚,在常年的教育下,他们觉得美利坚的底层人民和他们一样,都是光荣的无产阶级。

    “美利坚缺少解放者啊!”

    这是不少立场坚定的老同志心里的看法。

    当他们看到李翘和父亲坐上了来华的飞机后,今天的连载就此结束了。

    “什么,这就完了?”

    “这么好的小说,怎么就断了,后面呢?”

    “哎呀,为什么不一次性刊载完呢?”

    “李翘后面会怎么样,她在中國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虽然结尾处写了明天会继续连载,但读者显然没有这个耐心。

    有电话的人开始给报社打电话,没电话的找到纸笔开始写信。

    就连青年报编辑部也没有想到,《甜蜜蜜》仅仅写了个开头,就彻底火了。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厌恶。

    有不少老同志,就非常不喜欢这部作品开头的描写。

    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甜蜜蜜》“过于细腻地描绘了资本主义腐朽、堕落的生活”,要警惕资本主义文化对中國的渗透云云。

    这些老同志有的人是忧国忧民,有的人是反对一切描写外国社会的作品,还有的人是单纯不喜欢这部作品。

    他们和普通读者一样,开始给青年报写信。只是他们写的不是催更信,而是带着批判态度,措辞严厉的举报信。

    ……

    《燕京青年报》报社编辑部。

    今天,编辑部众人到岗时间比往日早了一个多小时。

    他们明白,今天是《甜蜜蜜》连载的日子。这部作品的优秀,自然无需多言,但反响如何,只能让销量告诉他们答案。

    青年报在凌晨五六点的时候,便通过邮政系统,运输到各个报刊点以及订购报纸的千家万户的邮箱中。

    《甜蜜蜜》究竟能不能提振青年报日渐萎靡的销量,也许很快就能知晓。

    要知道,主编为了这部小说能连载,可是在社长那下了军令状的。

    如果销量不能达到百万份,主编可是要为此负责的。

    在他们焦急的等待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很快,时间来到早晨九点钟。

    楼下发行部门的同志跑了上来,“东城区销量告急,西城区缺货!”

    “太好了,成了!”

    “火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