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三十章 入土为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哑极其明显。

    “传朕旨意,停朝……罢了,老爱卿知道了恐会不喜。

    传令下去,京中百官,素斋三日。这三日期间无论哪府,敢宴饮取乐,休怪朕不客气。

    老爱卿的祭文朕亲自写,今晚你便派人送过去吧。

    至于黄老爱卿的谥号……文正。追封太傅、太保,衣冠陪葬朕之皇陵。

    加其子黄麒英为修正庶尹正五品散,荫其孙黄飞鸿为承事郎正七品散。

    配享太庙,世受香火,自朕以后后世儿孙不可擅动。”

    ……

    林府内,林如海收到消息后,心下也是无限感慨。

    昔日黄锦老爷子那可是所有文臣心目中的偶像,自然也包括他这个初入官场的探花。

    只是人力终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啊!

    “来人,备礼备车!”

    不仅仅是林如海,朝堂之上,无论同一阵营,还是不同阵营之人,纷纷前往黄府吊唁。

    官场之上,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

    可如果不是立场不同,所有人都很难对这个胸襟宽广一心为国的老爷子产生不好的感官。

    朝堂上知己反目之事常见,只能说:道不同,路已陌,勿怪我。

    黄府门前,薛虹腰系孝带,身着素缟,帮助黄麒英接待来往宾客。

    又因薛虹并未正式拜师,加之黄锦有子,所以并未缟冠素纰,只是披发簪竹,以示哀伤尊敬。

    ……

    按制,黄锦只需停灵三日便可下葬,但隆庆帝降旨,升至五日,并派遣宫中人手替老大人整理仪容,沐浴香熏。

    终于,在第五日时,这位大明朝统领朝堂数十载的首辅,终于入土为安。

    生前一切,在这一刻虽是盖棺,却并未定论,一切自有后人评说。

    棺椁一路上所带仪仗不多,仆人也少的可怜。与黄锦老大人生前的身份相比较,不值一提。

    但棺椁之后不远处,车马轿子络绎不绝。京中凡有品级者,莫不相送。

    而后由其长孙黄飞鸿,按祖父生前遗嘱,携碑前黄土一捧,回归故里。

    就在黄锦老大人下葬不久后,一切正如他所预料一般。

    朝堂各方,一齐发难。

    今天感冒了,头有点痛。趴窝起不来了,一更请假一天。明天正常更新,后天万字。谢谢。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