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个形势下,核心还是要看长沙会战。
“敬之,你与健生飞趟长沙,务必确保此次会战成功。”委员长说完,看了眼王世杰,叹了口气。
只不过他无意中翻开的战报上,首功竟然是自己,次功是打头阵7天拿下濮阳的戴安澜。
这让原本失望的委员长又想起了报功模板沈维安,曾经两人的配合是多么的默契,从淞沪一路打到豫北。
他又想到了沈复兴与白崇禧在汪逆出逃时为他闯龙潭,在龙公馆力劝龙云回头是岸。
随后安南彰显国威,面对英美法三国竟能获得维和部队主导权,又在河内、仰光建立华租界,简直骇人听闻。
但整个安南事务司让他最感到自豪的,还是那场在盛大的阅兵游行。
不光让他再次登上时代周刊,更是让当时各国大使前来求他出兵,那种令他爆棚的虚荣心,又在眼前。
当时消息传回国内,在战火纷飞的重庆,人们高举他的画像,喊着他与沈复兴的名字从城市这头游行到城市那头。
民众脸上的那种自豪,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
或许说,自清代以来,就没有过!
一直以对外软弱为诟病的重庆政府,居然难得对外硬气了一次。
甚至于当时不少学者跳出来说:“如此强势,恐有伤国家体面,也不利于我们的外交工作。”
当然,这种论点在国内竟然相当有相当多的支持者。
许多军政界的元老也有不少人过来劝说:“哎呀,沈维安在外如此强势,恐引来列强不愉,要不还是将他调回来吧,派一个老成持重的去,比较稳妥。”
就连夫人也侧过一度劝他:“没有必要对英法咄咄逼人,有可能的话,我们还是要向民主阵线靠拢的。”
可到最后,英美法三国代表联合过来请他出兵,甚至愿意在滇越铁路、公路的问题上做重大让步。
正中了沈复兴说的那句:“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我在安南越是强硬,您的工作就越容易展开。”
面对上门请求出兵的大使,还有满城为他欢呼的百姓。
在那一刻,他感觉吾即是国家。
这种权利与虚荣心的极度满足,让他差点继续增兵安南,将整个中南半岛握在手中。
只不过,一切都随着沈复兴反对他安内政策而告终。
他不止一次怀疑过,沈复兴是不是在豫北与对方交流太多被感化了?
可看着山下豪华的身价别墅,还有源源不断送去夫人、俞飞鹏、宋部长那里的巨额财富。
还有在他眼皮子底下出生的沈念北,他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将他与无产者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夫人如今对沈念北喜欢的不得了,每次空了就往沈公馆跑,搞得现在上上下下都知道,夫人认了沈念北做干女儿。
“诶,就按这个报吧。”
委员长将报告递给林蔚,后者接过来一看,差点倒吸一口凉气。
心道这沈复兴难道是钻进委员长肚子里的蛔虫?
普通人忤逆委员长到这个地步,八成就该去职留用了。
现在竟然还要表功?
第二天
大公报立马刊登咋:委员长亲自指挥第十战区二次北伐,大获全胜。
当然,只是标题如此,到了具体内容,所有人都知道是沈复兴的手笔。
毕竟从前线传回的战报里只有一张照片,那便是冲锋的士兵与国难时刻见忠诚。
如今,这面旗帜就是沈复兴,沈复兴就是这面旗帜。
在这个被动挨打的困难时期,军队中始终有人想着北伐,时刻念着北伐。
纵观历史,也只有丞相、姜维、关羽与岳飞了。
可若是谈到,有谁心心念念不为名利,不求知遇之恩,除了岳飞,他们想不到第二个人!
再联想到沈复兴之前写得文章,老百姓们看着报纸上的那张照片,哪里还能不明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