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兴拿到报纸的时候人都傻了,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时候的政治风向竟然如此善变?
他当然也不会料到,莫洛托夫很快就会公开抨击英法。
而大公报竟然为了得到援助,竟然全文转载,就是现在意义上的点赞并转发。
只能说,弱国的悲哀就在这里了。
这一日
委员长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如今,看起来柏林与莫斯科的联盟已经产生了雏形,而英美法这一方是板上钉钉的,毕竟他们有合作的基础。
而现在看起来,由于日寇与莫斯科的矛盾,很有可能日寇会加入英法集团。
无论日寇最终加入哪一方,我只能加入另外一方。
否则这个国家,将会彻底失去未来。
这一日
杨杰与先总理之子前往莫斯科,希望继续履行援助。
毕竟承诺的亿援助,目前只兑现了亿,而近期的各类援助以生产、运输为由,几乎全线停止。
但没有结果!
至此,莫斯科对于我们的帮助,几乎暂停,只有援华飞行员还在继续作战。
可这也将成为双方谈判的筹码,而不是真心实意。
也是在这一日
阎老西在得到重庆的支持后,下定决心开始专注内斗,准备挑起与太岳新军的摩擦。
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军队,居然变成别人的了,这让已经偏居一隅的他重拾军阀的野心,打算在这个时候扩张自己的势力。
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一日之间,云波诡谲的程度让整个世界都开始迷茫,未来的走势会变成什么样。
面对这一切,身在滑县指挥作战的沈复兴只有一句话:“宁波有一句老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口袋有!”
没错,现在同盟国vs轴心国的阵营同盟尚未成立。
双方对于最后的阵营形成,几乎都在走一步看一步。
既然外部环境无法改变,沈复兴只能自己为即将到来的大时代做准备。
——
硝烟尚未散尽的濮阳城外,沈复兴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前,手中攥着刚译出的电文,听着老王的汇报。
“第133旅团分散突围,留下几百具尸体。”
“冯治安汇报,安阳的守军突然撤离,如今安阳已经是一座空城。”
“第110师团、第27师团也已经撤出战斗,看来,这次的濮阳之战,要结束了。”
一旁的戴安澜很不服气,他看着满目疮痍的濮阳:“老大,给我补充2个营,看我直接打进邯郸去!”
沈复兴摆手,眼神尽显无奈:“莫误了农时,我们的炮弹也不够了。”
老王也上来拍了拍戴安澜的肩膀:“不是不让你打,这一仗,几乎把今年的库存炮弹全打光了,如今国际局势很乱,特种钢材与铜的进口更加困难了,要省着一点。”
“可日寇现在式微,至少大名县以南的地区,总能”
“去吧!”沈复兴伸手制止老王:“稍微推进一些,把地方保安团建立起来,濮阳周边几个县,我就交给你们三支队了。”
戴安澜刚想感谢,但沈复兴却继续开口:“你也试着当当家,现在不光要打仗,还要顾着百姓、后勤。”
“虽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但我们底子薄,这仗打成这样,不错了。”
老王立马拿出小本本,简单算了一下:“战损5000余人,歼敌过万,算上伪军,歼敌近13000余人,这110师团估计没一年恢复不过来。”
三人正说话间,远处的张绪飞奔而来,手上攥着几份电报,似乎很着急的样子。
沈复兴脸色不太好,这可不是好消息的模样。
果然,张绪跑到三人面前,看了看左右,才翻着电报大喘气说道:“杉杉山元被革职调离,去当了什么军事参议官,所以日寇撤军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