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线上,家里好几口子,目前还没结婚,得给家里交饭钱。
李龙寄过去的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应该正合用,毕竟小王不像戴主任,得管着生活。
所以送的东西要接地气。
不光给这两位寄了东西,顾晓霞让李龙给妹妹顾晓雨也寄一些东西过去,就比如这个蘑菇干、葡萄干之类的,李龙自然照办了。
从邮局回来,李龙路过收购站的时候,发现这里依然是人满为患,他想着回去事情也不多,干脆就进去帮忙。
刚进去,顾博远就喊着他:
“小龙,刚好,有两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指名要见你……来来来,这两位,你是木拉提是吧?你是叫毛肯?这就是李龙,你们要找的人——小龙,你带他们去会客厅吧。”
李龙看到的这两个人面容是哈萨克族,只不过打扮和普通的汉族客商差不多,衬衣西裤,如果不是每个人都带着大麻袋,李龙会把他们当成过来办事的公务人员。
“请,到里面去坐吧。”李龙笑着说道,“外面人多。”
两个人把麻袋放在柜台边上,然后跟着李龙到了会客室里。
李龙给两个人倒了茶水,然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静等着两个人说明来意。
“我从伊犁来,巩留那边的,”先开口的是木拉提,四十多岁,和玉山江的气质有点类似,只是融入现代社会更久一些,普通话还挺标准的,“毛肯是我的亲戚,我们都是哈萨克族,是在报纸上看到了你的事迹,我们很感动!”
李龙急忙说道:“我做的只是应该做的,我的哈萨克族朋友给我付出的也很多。”
“我们哈萨克人很好客,对朋友很真诚,你说的这个我相信。”毛肯说道,“我来自精河,这一次过来,是表示我们对你的这项修路工作的支持。”
“我们两个原来都是来自牧民家庭,不过出来做事比较早,我是从山里收购贝母转卖到收购站去;毛肯嘛,在精河那边收枸杞子,都是在做买卖。这些年嘛,我们也赚了一些钱,我们也给我们的部落里做了一些事情,但和你给你的牧民朋友做的事情相比,我们做的还很少。”木拉提说道。
“木拉提带过来的是贝母,我带过来的是枸杞,我们把这些东西送给你,是给你的那项修路工作添一把力量。你一个汉人,为我们哈萨克人的生活在努力,我们不能光看着。”
“就是,你一定要收下。以后我们会还会过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支持你,希望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两个人说完,站起来朝李龙鞠了一躬,就走了。
李龙愣了一下,急忙追上去,再三要求才留下了两个人的地址——这两位现在还没装电话,就只有留地址了。
“我一定会把你们这件事情告诉哈里木和玉山江他们,他们会对你们的行为表示感谢的,说不定抽空还会去找你的。”李龙认真的说道。
李龙还要请他们吃饭,两个人拒绝了,他们还要赶着回去。精河距离这里有三百多公里,巩留更是有近六百公里,一天是到不了的。
没留住人,李龙便只好把他们带着的麻袋拉到了后院,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
贝母很干净,洗过,无杂,而且颗粒非常大。不知道这个木拉提是一直这么处理贝母的,还是专门挑出来的高货。
反正这些贝母如果放在贾天龙那里,他肯定愿意出一百块钱一公斤。
这一麻袋至少得有九十公斤——李龙都不清楚这个木拉提怎么把这些贝母搞过来的。
这可是近万块钱的货啊——这位木拉提是真的舍得!
嗯,有空得给他回寄一些东西过去,虽然对方是把这些东西给自己作为修路的资金,但李龙觉得这本身就是对自己行动的肯定。
这人,可交。
另外那一麻袋枸杞也是精选过的,虽然是去年的陈货,但颗粒分明,没有因为出粘在一起,这时候也没硫化工艺,抓一把出来闻一闻,味道甜香,很好闻的。
这麻袋枸杞比贝母还要重一些,虽然目前枸杞的价格不高,一公斤三五块钱,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也是笔不小的资金。
更何况,这两麻袋是满满的情谊啊。
李龙心说自己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