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百三十三章 这个想法很好,钱主任、李向前都想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门呢?

    那里可是全国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啊——这个年代。

    至于以后有变化,那就不一样了。

    “行,那你去吧,我现在给你开个证明,盖个章就好。对了,你打算去多久?”

    “年前回来吧?”李龙说道,“这年前不一定有时间给主任你送年礼了。我们村里有人昨天在冰下下网,今天逮了鱼,我弄了两条大鱼,是拿着放这里,还是呆会儿给你送到家里去?”

    “给我吧。”李向前笑着说,“有心了。”

    李向前给李龙开证明,李龙则去吉普车里把那两条鱼提了进来。给李向前的是一条大鲤鱼一条五道黑,不一样,但好看又好吃。

    那两条鲤鱼是送给钱主任的,至于其他人,后面再说。

    反正除了去京城,自己剩下的时间还挺多,挺闲着的。有了收购站,不需要到处跑着收皮子了,来钱的速度快了,他反倒闲了下来。

    李龙拿着证明就离开了,开着吉普车直奔北庭。给钱主任送鱼也是顺道的事情,主要还是问票买票的事情。

    李向前只是看了一眼鱼之后,就在想其他事情了。

    他的孩子也要上初中了,如果没和李龙说话之前,李向前的想法就是让孩子考个中专或者师范,早早出来工作。

    但现在李龙这么一说,李向前又犹豫了。作为父母的,哪个不想让孩子有更远大的前程呢?李龙的那话说的是没错的,考上中专或师范,大概率是要回县里工作的。

    但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不说分到中央部委,留在自治区那边工作的可能性肯定是比较大的。

    毕竟现在西北边疆对人材的需求量很大——或者说,一直持续到四十年后,都非常的大。

    现在的大学生在西北含金量依然很高。

    事实上上一世四小队土生土长的大学生,可能要在十多年后才可能出现。李龙的出现,让李家人的命运有了改变,李娟极有可能成为四小队建村以来,第一个考大学的学生。

    李向前犹豫不犹豫李龙没管,他只是想着尽快开到北庭,把鱼一送,然后就去乌城火车站。

    只是没想到等到了州供销联社,把鱼的事情给钱主任一说,钱主任顺嘴问了一句他过来有啥事,李龙便把买票去燕京的事情汇报了一下。

    钱主任追问,李龙便把给李向前的说法和钱主任说了一遍,钱主任倒没像李向前那样和李龙辩论,只是同样认真的考虑着这个问题的可行性。

    他手里也是有些余钱的,如果真论起来,在省外孩子准备上大学的地方买房子倒是真可以考虑。

    钱主任位置不一样,自然知道上大学比上中专前途要远大,只不过在县乡一级的许多初中生可能中专师范和高中都考不上,所以目光也只能在那一块地方。

    李龙和钱主任说的不多,聊了自己的目的之后,把那两条鲤鱼交托给小司,然后就开车去了乌城。

    这时候还没到中午,李龙便先去了售票厅。

    他已经算好了,买卧铺的话,大哥,自己,顾晓霞,顾晓雨,李娟和李强都把票给买上。明明昊昊太小,不需要买票,跟着自己和晓霞就行。

    这样的话,就可以直接把一个隔间的两个上中下三张卧铺全买上,包圆了。

    李娟和李强可以睡在上铺,倒不至于掉下来。

    想是这么想的,不过真正买的时候,李龙还是买了四张挨着的下铺,两张中铺。这样带着孩子方便一些。

    因为提前两天买票,而且买的是卧铺票,所以非常顺利,毕竟眼下能买得起长途卧铺票的人并不算多。

    大多数过来打工回口里的人都会买硬座,硬座没有了哪怕买无座票站着回去都行。

    省下几十块钱,回去给家里人买衣服穿买肉吃不香吗?

    买好票之后,李龙看向火车站的东面,这时候已经有一些零售的铺子了。

    他想起来那个卖给自己玉石的玉素甫不知道还在不在,他便信步往那边走了过去。

    那里面主要卖的都是葡萄干、核桃、大枣等北疆特产。不少在北疆这边干活的口里打工人这时候正在这里选购东西,准备往回带。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