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九十七章 来自远方的客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后半夜也会慢慢灭掉,等早上起来再续上,就有一个空挡。

    他是懒得半夜起来的,所以这个菜苗子的生长就没那么好。

    李龙本身就是做实验,所以也没想着那么顺当。至少眼下看着,菜苗子长的还都不错,玻璃棚里的温度和湿度也还都不错,就行了。

    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其他人都离开,李龙又去了玻璃棚里,把炉子里的残灰扒掉,新架上炉子,再回到大院子里。

    今天既然有人来,那他就晚点儿走。

    吉普车水箱里加上开水,发动着,热了一下车,开着让开位置。熄火后又去把拖拉机头清理一下。

    如果对方没开拖拉机过来,演示的话还得把自家的拖拉机头给发动着。

    然后他去把那最后一台收割机上面的塑料布给掀掉,把残雪清理一下,空间让出来。

    能卖掉尽量就卖掉了,留着也是个事儿。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李龙过去打开了门。

    杨大姐有过提醒,李龙也有过设想,来的果然是两位民族同志。

    “你好,是李龙同志吗?”率先问话的是穿着中山装,看面相和玉山江差不多大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三十多岁的,看长相挺像他弟弟的。

    两个人都戴着皮帽子,帽子耳朵翻起来系在上面,这时候没穿大衣,这天气能看出来两个人都有点抖。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衣放在旅社了。

    “我是,你好你好,来来来,阿达西,请进。”李龙大致猜出来两位是维族同志,他立刻把人请了进来。

    “在报纸上看说你是民族团结的模范,”那位四十多岁的同志进来后笑着说道,“认识你,我们很高兴。我叫阿布来提,这是我弟弟阿不都赛买提。”

    “你们好,请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过来就是看收割机吗?”

    “我们是从伊犁来的。”阿布来提说道,“就是想看看报纸上说的很好的收割机。”

    “你们翻果子沟很辛苦吧?”李龙把两个人让到屋子里,给两个人倒上茶水,然后指了指杯子说道,“新杯子。”

    “李龙同志对伊犁很了解啊?”阿布来提没想到李龙也知道果子沟,也知道这里很难走。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有了手机,有了网络,各种资讯不需要走,随便搜了搜就知道了。

    四十年后,因为一首《苹果香》,全国许多人都知道了伊犁,知道了六星街。但这个时候,北疆人知道伊犁最多的就是苹果了。

    而这个时候也没果子沟大桥,伊犁人出河谷到WLMQ需要走三天路,从伊犁走到果子沟一天,翻越果子沟就得一整天,而且冬天还容易翻车。

    从果子沟出来,往WLMQ走乌伊公路,汽车还得跑一天。

    哪像四十年后,一个白天就开到了。

    “知道一些。你们那里的苹果很好啊。”李龙笑着说道: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阿图什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西瓜甜又沙,喀什樱桃赛珍珠,伽师甜瓜甜掉牙,和田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的白杏味最佳。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XJ不想家。”

    这时候南北疆的苹果还是伊犁的出名,阿克苏的苹果这时候还没伊犁的名气大。只是后来,伊犁的苹果因为一场灾害直接几近绝收,然后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四十年后,大批的游客涌入到了伊犁,才知道这里本土老苹果夏里木、嘎拉、秋里木、夏秋子等,看着不好看,但吃起来又香又甜,带着一点点酸味,才有人再次回想起来,四十年前,这里的苹果是真的好。

    阿布来提笑了,后面的阿布都赛买提从随身带的黑皮包里掏出来两个苹果摆在了桌子上,对李龙说道:

    “这是我们带过来的苹果,李龙同志,尝尝吧。”

    这时候的伊犁苹果是真大,碗口大的那种。李龙其实这时候吃过伊犁的红五星,是一种面苹果。这个阿布都赛买提拿来的是国光,另一种味道。

    “谢谢啊。”李龙笑着说道,“你们是过来看收割机,我是说,如果看好了,你们怎么运回去?”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