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十六章 要登台领奖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挣的钱比在地里种的钱要多,但如果把地荒了,就算挣的钱再多,大家也会觉得他不务正业。

    无关钱多钱少,只是职业问题。或者说多少年流传下来的观念,不会轻易破除。

    李龙起身出了院子,和陶大强一起到了大哥院子。

    “龙哥,这个就是收割机?”

    “嗯。”李龙和陶大强两个人合力把这个铁家伙给抬了下来,放在了屋子东面的棚子里。这里是盖起来放马车、农用工具的。

    “这个好用不?”李青侠好奇的看着这铁家伙。

    “应该好用。割一亩麦子五六分钟就好了。”李龙说道,“割完往一边倒,剩下的捆就是了。”

    “那可好。”李青侠听着这个倒的确是方便。

    “康麦因还方便。”李龙又说道,“等再攒两年钱到时买个康麦因,那个割麦子直接把麦粒子收进仓里,都不用打场了。”

    李青侠在老家没见过联合收割机,有些惊奇:

    “这么好?”

    “嗯,就是麦草浪费了,弄不起来。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更先进的机器,麦子收起来,麦草打成捆。”

    “不可能吧。”陶大强见过两次康麦因,知道这玩意儿厉害,不过一般个人用不起,他觉得康麦因已经很厉害了,不可能再有更先进的了吧?

    李龙没和他争辩,机械的发展日新月异,普通人根本想像不到。

    李青侠找袋子把收割机给盖了起来,还专门过去给陈丽蓉说说,让她给两个孩子交待一下,别去动这个大家伙。

    陈丽蓉急忙点头。

    李青侠和陶大强两个人接手拾网,陈丽蓉和杜春芳去厨房做饭。两个内地来的女人,现在已经能熟练的做出XJ的拉条子了。韭菜焯水,辣皮子滚肉,加上芹菜焯水切成小丁,这样的拌面,在这一片区域家庭里是比较流行的。

    东三县流行的是托克逊拌面,伊犁河谷流行的是老牌子拌面。北庭往西,呼图壁、玛县、石城包括到奎屯,这种用韭菜、芹菜焯水做拌菜,再加一碗滚好的辣皮子肉的拌面比较多,一直到四十年后还有不少自助素拌面馆存在。

    李龙要去帮着拾网,李青侠让他不要沾手。他要去厨房,也让杜春芳给赶了出去。好吧,李龙觉得自己现在就是闲人一个了。

    他给拖拉机加了水,又去剥了蒜,正剥着的时候,大哥大嫂赶着马车回来了。

    马车上装着一车的草,这些扯扯秧、灰条是可以做猪食的。李龙拉回来不少的糖渣,李建国他们还是挺省着用的,每天干活去回来的时候都会带一些猪草或者给马吃的草回来。

    帮着大哥把马车卸下来,把猪草堆到专门煮猪食的灶台边上,李龙给李建国说了二哥那边的情况。

    “那你吃过饭去给永强家里也说一下,免得他们家里担心。”李建国想的周道,“杨华那边给我打听过两次了。”

    李龙知道自己的确有点疏忽了,他点点头,打算吃完就过去给杨华说一说。

    头盘子面杜春芳要给李龙,让李龙推给了老爹。陶大强在饭好之前就骑自行车回去了,让他留他也不留,李龙也没强留,毕竟他家里还有个怀着孩子的媳妇,这很正常。

    李龙吃面用的是搪瓷盆,拌上菜,就着蒜,浇点醋,狼吞虎咽,稀里呼噜吃下去。

    吃完面喝碗面汤,李龙放下碗后,嘴一抹,骑着大哥的自行车就去了后面。

    到了杨永强家里,杨华和妻子两个人才做好饭,正准备吃饭。看到李龙进院子,杨华脸上露出了笑容。

    “杨叔,正吃饭呢?”李龙打着招呼。

    “嗯,一块吃?”杨华端着碗,碗里面盛的是面条,看着挺稠的。

    “不了,刚吃过。”李龙笑笑,“我昨天去奎屯,见着永强了。”

    “见着了?咋样?”杨华眼睛一亮,问道。

    杨永强的母亲也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碗没说话,仔细的听着。

    “永强在那边干得挺好,马上要转正当正式工人了,我看着有点黑,但胖多了。”李龙说道,“他说后面打算上夜校,能学个技术,转成技术员,到时就不当工人要当干部了。”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