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长工的表现挺好的:算个意外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龙不等了,开着拖拉机头回去了。

    郑向阳还想和王明军再扯一扯,看这个打药机是归连队还是归个人,王明军直接回家去开拖拉机,顺带着把四百块钱带过来还给大老陈,这事就敲定了。

    郑向阳没办法,就和王明军约定了顺序,接下来要给他们家打药。郑向阳把媳妇从老家接过来了,他在这边也有地,所以棉花该打药的,也一样要打。

    李龙突突突突的开着拖拉机回到县里,把拖拉机放下后,再开着吉普车去了四队。

    家里就老娘在,李龙和杜春芳聊着,很快就知道了情况。

    梁月梅带着董晓娟去了前面的场上荫场。按梁月梅的说法,董晓娟其实不用去的,但她说自己现在距离生还有几个月,不碍事,总不能白吃饭。

    “还行哩,干活虽然慢,但有模有样的。”杜春芳是这样评价董晓娟的,“不是个娇生惯养的。”

    李俊峰、李俊贤和陈前进去地里干活了。主要是锄草和洒化肥。油葵地里得施肥,现在刚打算开花,需要肥料的支持。

    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去地里看看,等到地头,看着李俊峰正从拖拉机上扛化肥袋子下来,打开袋子倒进盆里,然后端着要去地里施肥。

    看李龙下了车,李俊峰笑着招呼了一声。

    “咋样?热不热?”

    “行哩,比老家地里强。”李俊峰笑着说,“洒化肥嘛,容易,一把一把往油葵根上洒就行了。大叔说明后天浇水,我到时跟着看,得学一学。这边种地和老家不一样,不学不行。”

    说完端着化肥盆子就钻进了油葵地里。

    一会儿李建国和老爹李青侠一起端着盆子出来,看到李龙有些意外。

    “咋样?”李龙问了一句。

    “行哩,”李建国明白弟弟的意思,“都怪踏实哩,能行。”

    头一天看着能行,至少说明态度还行,当然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观察。

    李龙就把去王明军那边的情况讲了。

    “真能在盐碱地里种?”李青侠在这边听的时间也长了,知道如果棉花在盐碱地里能生长意味着什么。

    “能。前段时间我看了六户地的棉花,那边看不太清楚。今天看兵团这边的,有的就是在盐碱地里,棉花地边上都是碱土,棉花长的还行呢。不说一亩地收一百公斤吧,弄个七八十公斤,也比种麦强。”

    “关键是不挑地啊。”李建国笑了笑,“现在咱有人,秋天把地一开,浇个水泡一下,明年就能种了。”

    “点播机石城就有卖的,棉花杆子打下来能喂羊,我这边又有打药机子,咱们又有人,这事,能成!”李龙也很有信心。

    种打瓜太依赖口里的市场了,李龙知道这玩意儿不保险,赌的成份太大。万一今年白修名他们不过来收打瓜籽,那种打瓜籽的就抓瞎了。

    农民,至少目前还是不能太依赖市场,除非种的时候签协议。

    这个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李家父子兄弟三个人,都挺有信心的。

    李龙也要跟着洒化肥,李建国没让,说人多,这一会儿功夫,就洒的差不多了。

    “嘿,人工干活就是快!”他笑着说,“按往常,我和你嫂子两个人,这块十五亩的地,咋说也得一半天,现在倒好,直接不到半天干完了。”

    李龙心说等种植技术改良了会更省事,只不过目前还需要等待。

    事情交待的差不多,李龙就直接回了县里。韩芳带着明明昊昊还在玩,李龙就进了卧室,在写字台前坐下来,从抽屉里取出信纸,开始写关于打药机的数据情况报告。

    东西都在脑子里,现在要的过程就是梳理,李龙也没想着长篇大论,就是一句话一段,能说清楚就行。

    又不是搞文学写,不需要什么修辞描写,大白话,越简单越好。

    写了半页纸,看着差不多,再看看表,已经下班了。他有点遗憾,只好明天早上再给杜厂长打电话,顺便再要一台打药机回来了。

    这打药机子挺好用,其实放着也是放着。但手里没点东西,他有点不踏实。

    小农思想作祟,有点好东西都想攥自己手里,捂着,出不出另说,但至-->>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