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有人舍不得铁饭碗,有人巴不得跳出这个坑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所以他需要去问问。

    第二天一早,李龙开着吉普车往西,路过玛河的时候,太阳还没升多高。

    玛河两边的河岸能看到洪水曾经冲刷过的痕迹,现在水量已经小很多了。

    河滩两边有人走动,李龙想着是不是捡玉石的?上一世听说和田那边的白玉河、墨玉河发洪水后,就会有人抢着去河里翻捡,因为每次洪水都会带着一些上游或者河道里面的玉石出来。

    想来玛河这边也差不多吧?

    过了玛河,他专门往牲畜市场拐了一下,发现现在果然已经有羊群在那里集结了,只是目前好像买卖的人不多。

    李龙没着急,他开着吉普车又拐上了三一二国道,往老街方向驶去。

    老街依然熙熙攘攘,不说人头攒动吧,至少川流不息。

    李龙把吉普车停在车场,这里看车子的人没给他面子,过来给了他一张牌子,收了一毛钱停车费,然后让他离开。

    李龙拿着牌子锁了车,顺着街面走过去。

    鼻端闻到了各种各样的味道。摆摊的很多,两边的门面房已经建起来了,但好像还没完全建好,李龙想着是不是等过段时间来问问,买几间门面房吃租子?

    就像玛县自由市场里的门面房一样,每年的收益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

    他可没想吃垄断,但有这玩意儿保底,后面想插一脚的话就比较容易。

    当然这也只是想一想,放以前的话可能还比较迫切一些,现在有了收购站打底,这点子租金连锦上添花都不完全算,所以就跟上一世他买彩票一样,碰上了有心情了就买一注,压根就没想过中不中。

    老街上现在卖鱼的、卖工具的、卖筐卖大扫把的——好在不是张强,还有卖自己做的吃食的,这些人已经不再来回跑,而是有固定的摊位了。

    李龙看了看几个卖鱼的,没有四小队的,也没认识的,不知道是大海子还是夹河子、白土坑又或者鸭洼沟水库打来的鱼。

    玛县北面大大小小的水库有许多,哪个水库里都是产鱼的,当然主要还是鲤鱼、草鱼、鲫鱼、鲢子,现在还有五道黑,后面就越来越少了。

    东西太多,搞得李龙都想买一些回去放着。

    他想着女人逛街是不是就这么个心理?哪怕用不上,但看着东西不错,而且不贵,就想着买个回去?

    逛到了陈兴邦的摊位前,李龙看着这时候人不多,但摊子上三只羊已经有一只半剩下了骨头架子,旁边半头猪也卖掉了。

    显然,最早上吃饭的那一波购买的人已经散去。

    陈兴邦正围着皮围裙,抽着烟和边上的人谝着传子。

    看到李龙,陈兴邦愣了一下,笑了:

    “嘿,小龙过来了啊?你可是有段时间没到老街来了,来来来,这回是有啥事?”

    说话的时候陈兴邦猛吸两口烟,把烟屁股扔了,抄起刀,在那头还没动的羊身上划拉两下,直接卸下一条后腿来,然后又切一条子有两三公斤的五花肉,羊腿和五花肉用绳子系上递给李龙:

    “来,拿着回去做上吃。明明昊昊该长个了,多给他们做点肉吃,长得快!”

    陈兴邦的态度让李龙有些意外,他笑了笑说:

    “姐夫,我那里不缺肉……”

    “那是你的,这是我给明明昊昊的,不一样。”陈兴邦很坚定的说,“那啥,每回到四队过去,都是你给红琴带东西,我这个当姑父的咋也得给明明昊昊弄点肉吃嘛。”

    李龙笑了,没再拒绝。

    “这是我小舅子!”陈兴邦看李龙接了肉,很自豪给边上的人介绍着,“全国表彰的先进个人!利害着哩!”

    李龙心说姐夫这变化挺大啊。

    旁边的人客气两句,李龙便进了摊子里面,看眼下一时半会儿没人,就问起了陈兴邦目前的工作情况。

    “还行,一个月,工资加奖金也能弄个百十块。”陈兴邦挺自豪,“比不上你,但比以前强多了。家里人吃肉也不缺,红琴现在也长个子了……过年的时候你也见过,可比刚来的时候高多了,我都着长太高以后咋整……”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