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69章 表彰大会,明人指导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钱进快步上前,挡在了他的侧前方。

    “孙科长!”钱进用恳切的语调跟他打招呼,“能不能给几分钟谈点事?”

    孙国安停下脚步,扶了扶眼镜,有些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位刚刚受到表彰的供销系统红人:

    “哦,钱主任?有事?”

    他语气平淡,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

    钱进不以为意。

    这人就是这样。

    他向角落里招了招手,孙国安点点头跟上去。

    避开人群,钱进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孙科长是这样的,冒昧打扰您是为了一件私事……也是政策上的事,想向您请教。”

    他看了一眼最后退场的人群,压低声音继续说:“是关于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的事儿。”

    “原工商业者政策?”孙国安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随即是职业性的警觉和审视。

    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仔细打量了钱进几秒钟。

    这位供销系统的标兵,家庭出身是清楚的工人阶级,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他下意识地又推了推眼镜:“钱主任,这政策主要是统战部和原单位在处理,我们工商局主要是按接收通知办事……”

    “是我大哥。”钱进迎着他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回避,“我大哥叫钱程,刚从黄土高原地区返城的下乡知青,前两天刚落下户口。”

    “您可能不清楚,我们的父亲钱忠国同志在公私合营前,是‘福盛祥’绸缎庄的私方经理,当时我大哥也在上班学经营。”

    “公私合营后,父亲转到国棉六厂当了普通职工。”

    他语速很快,但吐字清晰,每个关键信息都像瞄准靶子的子弹一样准确:

    “我大哥是高中毕业,最早响应号召下乡,起初在西北的建设兵团,后来有些农村地区缺劳动力,他就主动请缨去开荒了。”

    “现在他返城了,家里困难,想找条出路。我听说,有这个政策——就是原工商业者的从业者甚至是从业者的子女,符合条件的,可以‘归队’安置?”

    孙国安没有看他,眼神开始漂移向旁边。

    钱进不着急。

    他知道对方并非是想要推脱或者不重视他的话,而是开始思考了。

    果然。

    过了一会孙国安深深地吸了口气说:“你说的情况属实?”

    钱进说道:“一点问题都没有。”

    孙国安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扭头看了看已经变得空旷的礼堂,又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这样……”

    他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权衡什么:“会餐还没开始,咱们不着急去饭店,那你跟我去找个办公室说,这里不方便。”

    他夹着笔记本,转身朝着侧门走去。

    钱进立刻跟上,心里多少有些担心。

    孙国安是工人文化宫里的常客,他出去找到工作人员耳语两句,就被带到了二楼一间办公室里。

    不知道这是什么科室的办公室,不大的房间里,靠墙立着几个刷着绿漆的档案铁柜,散发出淡淡的樟脑味和铁锈味。

    两张旧办公桌拼在一起,桌上堆满了文件、报纸和卷宗。

    孙国安就跟进了自己办公室一样,熟练的在报纸里翻找了一会。

    然后他找到报纸对钱进招招手,示意钱进在办公桌对面那把磨得油亮的木靠背椅上坐下。

    他说道:“我们单位有今年内部的落实政策参考汇编文件,可惜今天来开会我没带上。”

    “你说的这个情况,涉及‘原工商业者子女归队安置’的政策确实是有,今年刚开的头,现在还在风口上。”

    “所以它门槛很高,不是随便哪个原工商业从业者的子女都能进工商局的大门。”

    他直视着钱进的眼睛,将刚找到的报纸交给钱进看。

    是一份沪都发行的《劳动报》。

    “第一关,身份认定!”孙科长伸出食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