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在自己的别墅里接待了昌达尼,他四十多岁,看起来温文尔雅,很有殖民时期的精英风范。
    对方登门拜访,让他很意外,现在Onida和苏尔电器可是正在对垒。
    不过罗恩并不以为意,这点小事不值得在乎。
    “请坐。”他伸手示意,接着让仆人上茶。
    “谢谢。”昌达尼双手合十,然后四下打量别墅的光景。
    这里很大,光是头顶的枝形吊灯就足以和他家的客厅相媲美。
    地板由大理石铺设而成,雕有繁复的花纹,极具艺术感。
    华丽上等的家具,虽不像其他富人家贴有金箔,但看起来就知道是专门定制。
    它们和整个客厅的装饰风格相统一,且融合的恰到好处。
    更让昌达尼印象深刻的是仆人泡茶根本无需火烧,有一台摆在偏厅的机器直接可以放出热水。
    看那上面的桶装水标签,似乎原产地还在国外。
    难不成这家伙吃穿用度所需的水,都是这样空运过来的?
    昌达尼只觉得太过荒谬,应该不能吧。
    不过想想自家的水龙头,还要人工过滤,他就一阵阵发酸。
    “苏尔先生,请恕我直言,你的做法完全是在扼杀本土家电制造业。”
    “哇,这个指控可相当严重。”罗恩挑眉。
    “以印度当前的技术实力,根本不可能独立生产电视机,更别说定价如此之低。
    苏尔电器做价格屠夫,那只会把国内的同行赶尽杀绝,却分毫伤不了进口品牌。”
    现在印度的电器厂商大多定位低端,他们的定价区间和苏尔电器重合。
    国外的进口品牌则瞄准的是高端市场,它们的消费群体,绝不会转移到低端市场。
    说到底打价格战,最后伤的是本土企业。
    昌达尼就是以此为大义,鼓动舆论,把矛头对准苏尔电器。
    “首先苏尔电器的定价不是盲目的,我们有利润可赚,否则不会大批量出货。
    其次,低价倾销的指控毫无根据,这一点我们大可以在法庭上见真章。
    最后,扼杀本土企业的说法完全是诽谤,小心我告你哦。”罗恩慢悠悠的品着茶。
    嗯,从芬兰进口的矿泉水泡茶确实不错。
    孟买的水源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有一股味。
    钱包鼓起来之后,在生活上,罗恩从不委屈自己。
    昌达尼见他这副闲适的模样,心里愈加的不痛快。
    “作为同行,你我都深知,光是进口零件的成本,就不允许我们把价格定的太低。”
    “谁说需要进口的,苏尔电器所有的零件都是本土化生产。”
    “所有?每一个零件?”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Onida不也是在筹建全套生产线?”
    昌达尼语塞,他没想到苏尔电器的动作这么快,前面一点消息也没有。
    另外Onida虽然也在本土化改造,但他们和JVC签了一大堆不平等协议,前两年基本都是在被割韭菜。
    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把价格降低到和苏尔电器同一水平线。
    这就是一场慢性绞杀,国内的中小型同行,最后都会被踢出局。
    “苏尔先生,作为商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利润,我们还肩负着振兴印度制造的大任。”
    “印度制造?”罗恩差点笑出声。
    这玩意儿三哥往后几十年都没搞明白,还指望现在?
    老老实实和自己一样当个买办不好吗?尽想着大国梦。
    当然他嘴上不会这么说的,大义的制高点他也会站。
    “印度制造如果真想取得成果,那现在就是最后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昌达尼一愣。
    “印度加入WTO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