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55章 人人买得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视机,要卖多少?

    六千有点太激进了,不过“人人买得起”几个字又不断在大家眼前闪现。

    被打了问号的价格,更是让人抓耳挠心。

    人们实在太好奇了,就连上班去挤市内火车的时候,都在讨论这件事。

    结果到了火车上、办公室里,他们拿到的报纸,又出现了苏尔电视机的广告。

    头版头条,内容和外面的海报相差不大,但给了更多的信息。

    “人人都买得起的电视机,价格在一周后揭晓。”

    印度能数得着的大报纸,几座大城市的地方报纸,几乎全是苏尔电器的这条广告。

    饱和式的轰炸,立刻让苏尔电视机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大家没见过这种新奇的广告营销,不管是“人人买得起”,还是留有悬念的价格,都吸足了民众的眼睛。

    印度的传统广告,恨不得把价格贴到观众的脸上,偏偏苏尔电器反其道而行。

    人的想法总是奇怪的,你越是不说,他就越好奇。

    这个话题已经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知不觉向着社会热点转变。

    阿希什十分佩服老板的头脑,他早上刚出门就有人围上来问,厂里的电视机到底卖多少钱。

    别看卡玛大院被划为贫民窟,但这里住的大多是苏尔电器的工人。

    他们两个月的薪水加起来,完全有能力消费电视机这种高端产品。

    大楼里有水有电,家人也有床睡,不再需要打地铺,这种日子已经十分贴近传说中的中产阶级。

    现在就差一台电视机,它是你跻身中产的证明。

    泰姬玛哈是自强者的登身之阶,苏尔电视机就是中产家庭的标识牌。

    大家蠢蠢欲动,但阿希什守口如瓶。

    这是苏尔电器的商业机密,怎么能轻易泄露呢。

    按照罗恩制定的策略,要等到这周的最后一天才能放出风声,那时候口碑差不多已经完全发酵。

    阿希什打了几句马虎眼后,就匆匆离开卡玛大院。

    今天休息,他不用上班。他出门是要去一趟米拉路,那里的房子已经装修完成。

    公寓离卡玛大院还有点距离,他要搭乘市内火车。车站广告是给亟待逃离孟买的打工者看的:“海外找工作?就看××报。”

    车站广告也是给渴望归园田居的都市人看的,多半用玻璃镜框裱起来、挂到墙上,与躲在壁龛打盹的流浪狗为邻。

    “图卡什村安可农庄农舍火热待售内有二十棵芒果树、十棵腰果树、十棵其他果树共四十棵,每平米仅售二十卢比。”

    人们在晨间匆匆而来,又在夜晚匆匆而去。他们匆匆瞥一眼车站里的广告,怀揣幻想方才默默承受上司的颐指气使,方才咬牙忍耐回程时摩肩接踵的火车厢。

    他们不断告诉自己:会有那么一个小村庄,村里会有那么一栋小房子,四周密布果树,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等人采撷,果园祥和宁静,一如在外婆家的农场度过的童年。

    阿希什以前也会这么幻想,但现在不了,因为他已经迈上更高的台阶。

    在这座城市里过得舒不舒服,全看你有没有钱。

    有钱就不需要去海外打工,也不需要去农村享受田园生活,孟买有你想要的一切。

    当然城市的大多数居民都是普通人,他们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划算的商品。

    就比如车站广场那副巨大的海报,苏尔电视机的海报。

    人人都买得起,多么亲切的字眼。

    三个白领丽人正用英语对着海报指指点点,似乎在对电视机时尚的外型评头论足。

    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也仰着头,眼睛眨也不眨。

    孩子拽着妈妈的手,赖在海报地下不走,哭闹着要把这个大玩具搬回家。

    打着耳钉的年轻人,也目露神往。他很喜欢某个私人频道的节目,却只能挤在路边的店里硬蹭。

    阿希什露出笑容,-->>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