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能干。”亚达夫在这一刻十分佩服。
    “我刚来的时候,这里甚至连路都没有。只有零星的几个村庄、低矮的灌木丛和树林。”
    在这样的地方开矿办工厂,那需要相当大的魄力。印度人没几个能做到,至少北方邦没有。
    “全部工程有多大,还要多久?”亚达夫注意到很多地方只打了地基。
    “一期工程全部完工要等到明年,发电站、集散中心、工人宿舍都还没跟上。如果后续扩建,规模还要再翻几倍。”
    现在只是抢工期把产线搞定了,完善的配套被放在了最后。
    “这是北方邦的工业明珠。”亚达夫很有派头的点评道。
    “也是部长高瞻远瞩的证明。”罗恩伸手把他引进车间。
    水泥的生产并不复杂,难在规模化和大投资。
    从矿场采来的石灰石先经过初步破碎、二次破碎后,接着进入均化库稳定成分,再后面是预热分解、煅烧成熟料,最后一步磨成水泥粉的同时加入石膏等添加剂就成了。
    整个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太精密的设备,只要舍得投钱,谁都能玩得转。
    早在几天前,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就位,今天更像是一场象征性的仪式。
    待亚达夫点头后,罗恩立即下令开工。
    轰隆隆,庞大的传送带启动,连绵不断的碎石块被送进磨机。
    刺耳的噪声后,被加工的半成品又进入下一道工序。
    整座工厂仿佛刚刚苏醒的庞然大物,不停的抖动身子,直至地面微颤。
    成品水泥的出料口在几百米外,有车装和袋装两种方式。
    这一批大多是自用,所以早就有卡车等在出料口的下方。
    很快灰扑扑的水泥被送进车斗,技术负责人高尔让人取来一些。
    他用手捻了捻,又闻了闻,随即面露喜色。
    “品相非常不错,比北印度地区大多数的都要好。”
    “产量能有多少?”亚达夫问。
    “如果试生产没问题,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量十万吨。”
    试生产是验证工艺的可行性、是否符合预期,完成验收后,才会进行大规模生产。
    “十万吨,不错!”亚达夫对这个数字非常满意。
    “最近我听说邦政府准备扩建勒克瑙的机场?”罗恩有意无意打听。
    “咳,还没做决定,这需要开会研究。”
    “苏尔水泥厂的报价绝对有诚意,我们的质量也无可挑剔。”罗恩暗示他。
    亚达夫有些心动,但还是没松口。不过考虑到今天的特殊,他又话锋一转。
    “勒克瑙准备修一条贯通坎普尔的高速公路,200公里,你可以投标试试。”
    “那可真是太好了!”罗恩大喜。
    “规矩你懂吧?”
    “当然,百分之十。”
    “不错,”亚达夫满意的点头,他看了眼崭新、又忙碌的工厂再次点头,“非常不错!”
    拍了些照片,又对着镜头说了些空话,亚达夫满意的离开了。
    “这家伙张口就是百分之十的好处费,简直把我们当肥羊了。”拉坦极其鄙视亚达夫的流氓做法。
    “已经很不错啦。”罗恩叹气。
    200公里的高速公路,按照国际标准,每公里需要600-900吨水泥。
    但印度标准懂得都懂,每公里的水泥用量能有300吨就不错了。
    这段工程总计需要6万吨水泥,老实说对苏尔水泥厂来说已经是大买卖。
    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北方邦的水泥每吨1800卢比到2500卢比不等。
    苏尔水泥厂准备报价多少呢?当然是2500卢比!
    政府招标工程,开最高价,这是大家的默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