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67章 天桥工地显身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那就谢谢您了,我把这钥匙给您,这两天麻烦您派人帮我弄一下。”

    “放心,交给我绝对没问题。”梁主任接过钥匙就把事情揽了下来。

    三人出门后,鲁师傅就回去做准备,梁主任和孙志伟一起回到街道。

    这时,街道里的工作人员已经把孙志伟和孙爱来的资料记录完毕。孙志伟就收回了刚才递交的资料。

    孙志伟的正式DA资料现在还在学校里,以后等他毕业了,看工作情况。

    如果是机关单位那么DA资料就会保存在单位,如果是个体或者合营单位那么DA资料就会转到街道。

    自己DA资料的内容他还不知道,不过还是能基本猜到里面有什么。

    现在这东西的管理也十分严格,自己一般是不允许查询的,不像后世,还可以打申请查询。

    在跟梁主任告别后,孙志伟就抓紧时间赶往天桥,那边的天桥大剧院二期工程工地正在赶工。

    因为工期只有两个月,时间特别紧张,除了原本的专业建筑工人外,建筑队还向各方求援。

    师大这边的T委也发布了志愿者征集,孙志伟作为积极分子默认就在名单里,今天忙完了自己的事,他就要赶过去帮忙。

    这里其实还是新剧场,去年年底才建成,是咱们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剧场,听说当时开业的时候梅大师还来演出过。

    但是,因为经费有限,这个剧场只建设了有限的一些设施,光电设备都不齐全,附属建筑也不齐备。

    年中的时候,上面下了任务,接待到访的剧团演出。人家大型演出是有场地要求的,这里已经是最大最好的剧场了,依然不能满足要求。

    怎么办?扩建呗。

    于是上面给了两个月的时间,要求把剧场扩大一倍,由原先的不到千人的规模扩大到1700个座位,附属的小舞台,后台,电动设备都要装上。

    这可把大家弄的一头汗了,没法子,加人,赶工,再求援。

    前后调动数万人,各单位也大力支持,工地上24小时连轴转。

    孙志伟过来的时候,这里正忙的热火朝天,他也没耽搁,立即到报到处签到,然后顶着一顶藤帽就冲进了工地。

    以他现在的力量,真是一个人顶10个人。负责工地协调的队长很快发现了孙志伟的特殊,他立即将孙志伟调动到最困难的区域。

    工地上不缺人,但是很多位置地方狭小,人多挤不进去,又没有机械工具帮忙,就会出现很多进度卡点。

    孙志伟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只要他上去,一个人顶好几个,在有限的位置上就能使上更多的力量。

    于是卡点如同被疏通了一般,工作效率立即就提高了上来。

    之后,连续三天,孙志伟每天必到,工地上的工程进度明显的加快了许多。

    这个情况在汇报上去后,工程师们马上就分析出了原因,孙志伟的作用也凸显了出来。

    指挥部立即与师大T委沟通,希望能调用孙志伟一周的时间,把工程的最关键环节打通。

    虽然学校不介意调一个同学去帮忙,但是他们也要搞清楚原因。

    学校不能理解的是,怎么一个人就这么重要了么?工地上上万的工人不如他一个?

    就在工地指挥部在跟学校扯皮的时候,小院的打整已经完成,孙志伟路过小院附近的时候去看了看。

    原本通向小院的巷子口已经被封上,新封的短墙上已经立上了两个半扇木门,这简直是个惊喜。

    原本他以为要买下这条小巷的产权是很麻烦的事,毕竟要从公家手里买东西,一个不好就要涉及到占不占便宜的问题。

    没想到梁主任已经把事情办完了,只是不知道上面对这条小巷的产权是怎么界定的,如果要他掏钱买就好了,不然,以后扯不清。

    想到这个问题,他立即就赶往街道大院。这次很顺利的进来,街道大院里没有太多人,不像上次那么拥挤。

    一路进街道的时候,他已经听说了,昨天的动员大会开的很成功,绝大部分商户是支持上面的新规定的,后面就是按部就班的改变经营模式了。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