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君此乃何意?”
他紧紧的盯着荀彧,沉声问道,眼神无比凌厉。
“公子勿虑。”
荀彧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昔日在下还不理解顾公何以改制,如今想来此乃救汉唯一之计。”
“然如今只叹顾公已逝。”
“天下时局将乱,大汉即至名存实亡之实。”
“在下观公子之能,或可再救大汉,此乃亦是在下为宗族所虑之策。”
荀彧的表情十分认真。
顾琛紧紧的盯着他,沉吟了片刻,问道:“荀君有何计策?”
“弃洛阳!”
这一次,荀彧没有半点的犹豫,直接将自己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当今时局,四方诸侯决不会轻易让公子兄弟归京。”
“顾公就算真留有打算。”
“也已经全然失策。”
“且只要公子在洛阳一日,四方诸侯世族便会齐心。”
“但只要公子离去,情况自会有变。”
他语气微微一顿,摇了摇头道:“因利而聚,便会因利而散,此乃顾公昔年说过之话。”
弃洛阳?
顾琛诧异的看着荀彧。
其实他也已经有了这般想法。
虎牢关虽看似牢不可破,但实则不然。
世家大族的兵力占据着大优势。
而反观他,兵力只有这么多。
四方的顾氏子弟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赶得回来,如此下去显然只会落得一个城破人亡的下场。
顾琛可不是一个迂腐之人。
时移世易,他必须要随着局势而做出种种判断。
“公子.”
荀彧见顾琛没有开口,再次说道:“公子也无需担忧群臣借天子之名,污顾氏之名。”
“顾氏声望如山,绝非短时间内可以撼动的。”
“而且”
荀彧语气微微一顿,犹豫了一下后才接着说了下去:“公子可携传国玉玺而出!”
传国玉玺!
顾琛的眼神微微一变。
荀彧此话他明白了。
就是放弃刘辩,择日再立新君。
一瞬间,无数的思绪不断从脑海之中涌出。
顾琛可是本来就没打算助刘辩的。
荀彧此话确实符合他的心思。
他沉默了片刻,再次开口:“届时诸侯定会寻玺.”
“假玺。”荀彧似乎早已想好了对策,再次道:“国库之中,美玉甚多。”
“可寻工匠,制出假玺。”
“只要公子再拖些许时日,便可做成此事。”
顾琛再次陷入了沉思。
而荀彧也并未心急,默默等待着顾琛的选择。
顾易此时也是颇为意外。
荀彧这种心向汉室之人能在醒悟时,支持顾氏倒也合理。
他只是没料到荀彧竟然会想到这种办法。
很显然,顾氏的存在已经彻底影响到了很多人。
顾琛并不是个犹豫的人。
在沉思了片刻之后,他便微微点了点头,灼灼的盯着荀彧道:“好!”
并州。
丁原正率领着麾下部众直奔洛阳而去。
作为寒门出身之人,丁原如今自是要前往洛阳助阵。
但只可惜,他这一路行军亦是不算顺畅。
如今的天下叛军已经不仅仅是世家们的私兵了,各地的流民相继起事,这种风头已然不可阻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