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对于这一切的转变,既意外又不意外。
顾熙有这种心思是难免的。
若是顾氏下一代子弟有能,以他的性格必定会让顾氏持续在朝堂上发光发热。
但如今状况,显然不适合如此。
顾氏的声望已经足够高了。
但凡没有意外,那便不会出现危及全族之患。
而这意外便只能出现在朝堂上。
如今,没有人愿意无故触怒整个顾氏。
但凡顾氏无祸,而主动去针对顾氏,这注定会影响到整个家族于天下的声望。
顾熙这样做就是为了保全家族的整体利益。
对于顾易而言这自然不能算是坏事。
只要家族嫡系安在。
他便能趁着操控的机会将整个家族的影响力再次提高到巅峰。
怕就怕在,家族之人为了一时之利,进而毁掉整个家族。
而对于刘保这个皇帝。
顾易倒也算是放心。
在原本的历史上,刘保的能力就已经不算差了。
他对于各项制度的改革。
大大的改善了当时东汉官吏作风。
要说唯一值得诟病的一点,便是其宠信皇后梁妠,并重用梁氏子弟。
进而引起了梁冀这种人的出现。
彻底造就了东汉后期时,内部的动荡。
但这种事在如今看来却根本不会发生了。
阎姬的例子影响太大了。
且不说刘保会不会受到影响,但只要顾氏还在,顾熙还在,就完全不可能会发生这一切。
顾熙为人确实自信。
这是他的优点,也是弱点。
但他不可能在一个问题上摔倒两次。
对于这点,顾易还是十分有自信的。
刘保确实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
尤其是如今顾熙在朝。
这给了刘保很强的自信心,一点点的尝试着管理朝政。
说白了,顾熙能为他兜底。
只要顾熙站在那。
群臣慑服。
而哪怕他出现任何错误,顾熙也只是进行点拨与暗示,让刘保自己来意识到错误。
从而进行更改。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用的办法。
加之刘保本身便有着天赋。
可以说,刘保的执政水平与日俱增。
——永建二年。
刘保下令减免赋税徭役,引得天下百姓欢呼雀跃,感念朝廷之德。
同时,他又在朝堂上下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
提拔当初追随顾熙的大臣,并赐下赏赐。
拉拢人心。
并且还召见了太学学子,与顾熙共同考效其才能,将其中有能之人提拔为官。
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之下。
刘保的声望于朝野之中竟是越来越高。
明明才刚刚继位不久,便已经完全超过了当初的刘祜。
整个庙堂的风气似乎都有所改变了。
“明君之象”
愈发被不少大臣所提起,对于未来的朝堂几乎所有人都充满着期待。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顾熙的辅佐。
顾熙就是在以这种方式,提升刘保的能力。
——永建三年。
刘保再次提倡节俭开垦,并再次决议兴修水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