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本兼并农田。
而农地禁商抵则是为了保护百姓,防止贵族及资本用高利贷来吞噬小农。
弃农从商税同样也是限制转商所用的成本。
千万不要说这一系列的政策纯是多想,在当前的时代,这一切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哪怕大唐的国力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都不可能完全抹去各种高利贷的存在。
虽然凭借着这个政令同样也不可能完全免去这一切。
但亦是会起到一些作用。
至于弃农从商税,虽看似在给普通百姓限制,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当然,像平日里摆个摊之类的姿势不受到了限制。
这注定会留下许多空子可钻。
顾靖十分明白这一点。
如今大唐吏治清明,再加上顾氏一族也始终紧盯吏治,或许能减少其中乱象。
但将来只要稍生动荡,必有无数人借此空子大肆敛财。
可他又能如何?这世界上就不可能出现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需要一点点的修补进步。
眼下的情形,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顾靖再次对汇兑部门进行了改革。
首先便是禁止金银外流,以及禁止外币流通。
这是发展商业必须要做的准备。
虽然在此之前,朝廷便已经在这样做了,但是却始终都没有具体的政令,只是利用大唐的强盛让百姓商人们自己做出决定。
在规模尚小时,或许无需如此正式。
但如今局面已大不相同。
当大唐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规模之时,总是会有人去尝试别人未做的事。
而只要这其中可以产生足够的利益,那就注定会越来越多。
货币的动荡.包括金银的大规模流出就注定会引起整个国家的迅速崩溃。
顾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整个大唐明面上不见丝毫波澜,暗地里已是风起云涌。
一切都在悄然准备着。
只待,所有牢笼彻底打开的那一刻。.
永徽四年,十二月。
在顾磊的劝谏之下,李承乾终是派人迎着季风回到九州。
带回了一些海外的消息。
李承乾已经开始再次航行了,将拓海号交给了顾氏子弟再次远航,而他自己和顾磊等人仍是在教化着琉球。
这个消息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绝对可以算计的上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还未有什么成果。
但最起码,此事是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顾磊将他们所在琉球做的一切都送了回来,包括航海时所遇到的状况,及琉球内的情况。
甚至就连吏治都已经关注起了此事,不断问那归来之人李承乾的身体如何了。
这其中是否有其他心思,旁人也不敢去过多猜测。
只不过是自这一日起——
整个大唐对于建造海船的速度也是再次提了起来,并不只是如拓海号一般的大船,包括适合商业的小船。
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利益。
对此皆是十分愿意。
贞观一朝打下的雄厚根基,短短数年间,便已迸发出巨大能量,虽然这一切看起来仍是没有让大唐发生任何变化。
但所有人都十分明白——
当这一切正式落实下去之后,那整个大唐的变化将会是翻天覆地的!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群臣们也是愈发的群臣愈发恪尽职守。
他们其中不少人都已经错过了贞观盛世,又岂会愿意再错过当下这个盛世?
别忘了,名垂青史——向来都是读书人最高的追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