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然而,岁月终究无情。
无论他内心如何抗争,那曾经笔挺的脊梁此时都带着无法完全掩饰的佝偻。
“岁月啊。”
李世民淡然一笑,微微摇了摇头。
旋即也放弃了挺直腰杆,就这样于阵阵海风之中诵读祭文,告慰此役阵亡将士的英灵。
十月末。
远征大军,旌旗招展,踏上了归途。
不同于来时的心悬战事,此刻的李世民终于能静下心来,细细端详这片新近平定的异域山河。
车驾缓缓行进,他透过车窗,望向车外广袤的土地——那是被战火洗礼过的平壤平原,此刻显得空旷而寂寥。
沃野千里,静静地铺展在秋日的天穹之下。
一个念头骤然在他心中升起。
“如此膏腴之地,何不徙九州之民实边垦殖?”
“或是…将此地之民,尽数教化,使其心向华夏,终成我大唐赤子?”
宏图伟略方在胸中勾勒,一股熟悉的、撕裂般的闷咳却猛地袭来,打断了他奔腾的思绪!
“咳咳…咳”他剧烈地弓起身子,强忍着肺腑间翻江倒海的痛楚与窒息感,宽大的手掌死死抵住胸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好一阵,那令人心悸的咳声才渐渐平息,只余下喉咙间浓重的血腥气和胸腔内火燎般的灼痛。
李世民疲惫地靠在车壁上,并未叫人。
这已经是老毛病了。
他昔年所留下的暗伤实在太多太多了,根本就不可能完全解决。
深深吸了几口微凉的空气,待翻涌的气血平复。
李世民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辽阔而陌生的土地,一声苍凉的叹息几乎微不可闻地逸出唇边:
“这如画的江山啊终将是要托付给后人.”
长安。
因为辽东近期的战事消息还没有送过来,整个朝堂上的气氛仍是有些凝重。
此战看来是要无功而返了。
这是所有人的判断。
虽然唐军占领了不少城池,且高句丽的伤亡也不小,无论怎么看都是打赢了,但只要未能靖全功,对于大唐而言就是败了。
因为李世民已经放出了话,那就是彻底扫平高句丽,灭了渊盖苏文。
在四方关注的情况之下。
只要渊盖苏文未死,那大唐的声望就注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且最关键的是——李世民的身体。
对于这个皇帝的性子群臣都是清楚的,再加上这些年来李世民的身体日渐变差,若是真的就这样撤回来了。
这个不可一世的帝王能够承受的住嘛?
整个朝堂上下,一片阴霾。
虽然没有人会主动去提起此事,但此事仍是影响到了所有人。
李承乾确实是有能力的。
他一直都在秉持着李世民坚定的道路,这是父子二人之间最相像的。
但也有不同——
相比于李世民,李承乾为人更加的乾纲独断。
李世民刚刚离去的时候还好。
他还能压着自己,但随着时间不断流去,他这个性格的弊病就渐渐爆发了出来。
就比如对于西域之事,李世民对于西域的态度一直都是交给地方官员。
也就是顾氏如今在西域的一众子弟。
采用的也是恩威并施。
但李承乾却直接干涉了过去,对于西域造反的势力,下达了屠杀令。
按照他的话而言——“西域受大唐教化多年,如今竟还有不服教化者,自是要再次立威。”
其实这也并不是什么错误的决断。
西域的商路确实能给大唐带来极大的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