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让后人祭祀。”
“可父亲他.”
滴滴的泪水不断滚落,顾泉仍是强忍着心中的悲伤,咬着牙说道:“终是无大功于社稷。”
“若是陛下当真为父亲定谥,父亲定会死不瞑目。”
看着眼前的顾泉,李世民彻底的沉默了。
这就是顾氏的不凡之处。
很多时候。
他甚至很难想象顾氏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能够一次次的拒绝触手可及的皇位,能够主动放弃死后的名声。
这其中哪个不是旁人穷其一生都想要的?
唯有顾氏——
能够主动将这一切推开。
所谓的争执,包括昔日他们兄弟相争的场景,在顾氏之中完全不会出现。
短时间内尚可,但顾氏可是持续了整整几百年。
李世民又岂会得知这一切都是源于一代代人自幼的言传身教,以及顾氏那持续的辉煌,而随着顾氏的声望逐渐降低,顾易更是通过通灵玉来限制顾氏子弟。
若是不然,顾氏或许早已在昔年的汉末乱世之中所彻底分裂。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会如此的心绪复杂。
“朕明白了。”
他沉默了良久之后这才微微的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此事。
“臣,谢陛下。”顾泉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便跪了下去,朝着李世民认真一拜,伴随着一滴滴的泪水铿锵道:“父亲言陛下乃是圣天子。”
“臣与族中兄弟们也相信陛下。”
李世民明白顾泉的心思。
顾彦等人皆是没有归朝,按照他们的话而言,他们这是要为大唐守住国门,让整个九州都好好休整。
他们都相信李世民。
相信李世民能够在有朝一日带领着他们,踏出九州之地。
李世民深深的吸了口气,认真的点了点头:“朕,明白了!”
虽然并未给顾煜定谥,但李世民终究还是给了顾煜一个极为庄重的丧礼,并将其葬入了巨鹿。
而随着丧事结束。
整个大唐终是再次恢复到了平静,赈灾之事一切顺遂。
甚至是比以往更加顺利。
因为李世民挥刀了。
对于昔年李渊所重用的那些重臣们,在彻底稳定了一切局势之后,李世民终是不再忍让这些人。
他要让所有人都明白,他李世民确实是一个愿意纳谏的皇帝。
但却不是一个只知退缩的人。
对于这些朝臣,他越好么进行罢免,乖乖听话者还能保存性命,但只要心有不甘怀揣着其他心思之人,则是全部流放!
整个朝堂众臣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但哪怕就是这样,整个大唐朝廷的内部却也是丝毫不乱。
李世民自己的班底便是大唐朝廷内的根基,而且别忘了还有一众善于治天下的顾氏子弟。
虽然这些人的属性单独看上去并不算优秀。
但他们的能力却也足够让他们跟上李世民这种皇帝的步伐,于整个九州开拓盛世!
贞观二年。
李世民在吸收了前一年关中大饥之事,提出了建立地方粮食储备,来应对灾荒之事。
并且——
除此之外,李世民更是动了修缮水利之心。
这自然是大事。
整个朝堂之中围绕着这些事展开了极为细节的议论,议论的东西也不是如同以往那般争论,而是在议论如今这样做是否合适。
“陛下,天井下百姓疲敝,且昔年隋炀帝徭役之事在前,若是朝廷突然再次动工,恐怕百姓们或有非议啊。”
长孙无忌一脸正色的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