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照例进行。
相比于之前的科举,这一次对于算数科目的学子明显要更多了一些。
毕竟早在上一次的科举之时。
顾易便早已确定了算数将会直接被列入科举科目之中。
但这一次众算数学子的成绩却依旧很差。
不同于儒门经典。
算数科目是需要创新的,顾易不可能将一切都划归到《九章算术》之中。
而这一次他所出的考题便是应对时事。
让学子们通过算数来改善当前对于土地规划一些问题。
考生们成绩差也算是情理当中。
但顾易却仍是不急,理科是需要一定天赋的,只要持续下去便总会出现对应的人才。
届时整个九州便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已经改变了许多。
其余的.
只需要让时间慢慢发酵即可。
真正让顾易关注的,其实还是四方的蛮夷。
战事愈发频繁了。
在经过数十年的正常天气后,四方蛮夷们所处的位置终是迎来了天灾。
本就生产力严重不足的四方蛮夷,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时,只会比大汉更加绝望。
他们只能发动对大汉的进攻。
企图掠夺大汉来缓解危机。
这种进攻与之前完全不同,在面对生死之时人的信念只会更加坚定,能够爆发出更为强盛的战斗力。
也好在顾易早就在为此做着准备。
面对这些部落的进攻与反叛,大汉的守军不会手足无措。
但哪怕就是这样。
就在延熙十七年,八月。
大汉守军亦是迎来了首败。
面对愈发疯狂的鲜卑、乌桓,局势终是有了大变。
陆抗倒是还好。
他不急不躁的性格在守城方面。
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差错,挡住了外敌的进攻。
但文钦则不同。
面对鲜卑的持续进攻,他终是被彻底激怒,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惨遭大败,亡于阵前。
——局势顿变!
原本还十分平静的天下顿时便激荡了起来。
对于这个消息。
百姓们本能的以为这就是天方夜谭。
汉军怎么会败给蛮夷呢?
常年的强盛,已经让太多太多人失去了原本的敬畏之心。
甭说天下各地其他州郡的百姓。
甚至就连幽州百姓对于蛮夷们的态度也与以往有了根本的不同。
但事情却还不止如此。
面对频繁的天灾,匈奴、羌人等蛮夷亦是渐渐生出异心。
但他们却又与鲜卑、乌桓不同。
他们先是向大汉提出了自己要求,想让大汉出手帮助他们渡过此次的天灾。
简单而言,便是提高他们的待遇。
他们需要土地需要粮食。
连续的天灾终是打破了数十年来的平衡。
这种要求对于大汉而言已经与宣战没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朝堂诸臣也好;亦或是大汉百姓们也罢,都不可能答应这种要求。
毕竟在大汉面对天灾之时这群蛮夷烨没有帮助大汉。
而且——
大汉这才刚刚渡过天灾多久?
顾易虽然再次改革了生产农具,大大提高了大汉的生产力。
但大汉衰弱的根本原因是人口上的衰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