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1章 诸葛薨,顾烨起势(求月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时又是何其的相似?

    刘禅觉着他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太累。

    纵是权势滔天,也只能坐视一个个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人离他而去,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是何其残忍之事?

    泪水不知何时便在刘禅的眼神之中滑落了下来。

    顾烨自然也在其中。

    不过相比于伤悲,他的目光却更是坚定。

    他似乎是想要做些什么。

    自这一日后,顾烨再除去每日例行的学习之后,便开始仔细的钻研起了大汉当前的选官政策。

    他似乎是打算在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直接将此事定下来。

    就如同当初的诸葛亮一般。

    在顾琛还在世的时候,通过科举交出了一份让顾琛心满意足的答卷。

    此事对于他个人而言自然艰难。

    对于核心制度的改革;

    也唯有足以冠绝当代的人杰通过长时间的思考才可以做到。

    饶是昔年的顾熙,也是经过数十年的思索,才确定了最后的制度。

    但别忘了,顾易还在!

    其实顾易是没想这么快就直接出手的。

    因为他要考虑对顾氏第八代子弟们的影响。

    这一代的顾氏子弟本就有些浮躁,若是看到同代之人快速扬名于天下,恐怕会加剧这种心态了。

    不过既然顾烨自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

    顾易便也无所谓了。

    整治家族的机会还有很多,且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做成此事,最起码也能让诸葛亮于安心之中逝去。

    顾氏的出现除却改善自身之外。

    不就是要一点点的弥补历史的遗憾吗?

    顾易并未将步子迈的太大。

    如果说现在大汉的选官制度还只是有了科举制的雏形的话,顾易只是将它提升为了刚刚形成的科举制度。

    作为覆盖了大半华夏封建史的一项制度,科举制的形成到后来也有着极多的变化。

    制度是需要随着时代一点点的进步。

    步子迈得太大,只能得到反效果。

    甚至到时候的发展都有可能直接脱离顾易的掌控,顾易可不想这样。.

    兖州。

    ——赤地千里!

    常年的天灾对整个兖州的生态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若不是因为朝廷的大力赈灾,如今的兖州恐怕也彻底沦落为一片死地,再无任何生机。

    虽然早就已经对兖州的灾情有了预料。

    但当诸葛亮切身感到兖州之后,还是感觉到了心情的沉闷。

    数年的天灾,到底让多少人倒在了这片土地之中呢?

    诸葛亮也不知道。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利用好所有时间,争取快速解决掉这等惨状。

    此次治水与当初顾康时所面对的情况可不同。

    诸葛亮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不仅仅是要设计好具体的挖掘路线,同样也好保证好施工之人的身体。

    水是当前最重要的东西。

    要想保证工程的顺利,就必须要考虑好这一点。

    虽然此次带来的人手并不少。

    但诸葛亮的性格,就注定了他还要实地考察。

    在这种天气之下。

    这可是一件十分遭罪的事。

    足足过了近一月的时间,他才将此事彻底定下。

    ——决定以黄河主流为始,先铸引水渠与蓄水池,保证水源的充足。

    七月末,此事正式开工。

    这注定是一件能够青史留名的大事。

    -->>

返回目录